18.沐芳(1 / 2)

小司農gl 方便麵君 6439 字 11個月前

四月上旬,各州府的租稅也陸陸續續運送到洛陽來,司農卿和專管太倉署的陳適少卿一起到太倉清點入庫,而司農丞們又開始忙著計數核對。事關賦稅的盈虧,不僅是司農寺,連倉部司也派了人來幫忙。

如今朝廷征收賦稅的方式為兩稅製,分夏秋兩次征收,夏稅收錢,秋稅收糧。除了各地按規矩留下一部分進入惠民倉和常平倉以外,大部分進入州倉、縣倉,還有一部分則運送進京師。

因河運問題,若各地的租稅一起運送進京怕會造成擁堵,故而各地運送進京的時間都會錯開來。基本上在四月份就會交納齊全,不僅是糧食,還有秸稈等。

清點核對了數目後,需要軍糧的則會撥出,給百官、國子監學生、工匠分發的口糧也會留出來,至於那些秸稈則送到草場等處去。

經各地呈報上來的田地畝數以及戶數、人數變動的文書所示,去年天下共兩千零八十八萬戶、一億三千三百多萬口,而田畝數為一千四百萬頃。今年戶數上升為兩千四百八十二萬戶、一億六千八百七十三萬口,田畝數近六億畝。

容朝之前甚至是在容朝立國初,人口的計算方式都沒有將女子計算在內的,不過自從女子也能讀書為官後,一些地方就會將女子的人數也登記在冊。不過因為女子會嫁人又不及時到官府處變更戶籍,導致開國初人口的數目很混亂,一直到近些年才算步入正軌。

數目混亂的結果便是容易被一些人鑽空子,利用這些漏洞達到謀取利益的目的,而且這麼做的多為擁有許多土地的地主,他們為了逃避賦稅,便會將名下的土地登記在彆的人戶籍之下以瞞天過海。

所以曆來朝廷對此都極為重視,要求每年都清丈一次土地,事關官員的仕途,大部分官吏也不敢弄虛作假。

以前各地的情況如何,溫善也隻能從呈上來的文書上來查看,不過如今有了檢索係統,她趁著空閒的時間,專門研究了一下。

容朝采取的行政劃分方式是延續孚朝的“道-州-縣”,而在驅逐突厥人,滅南詔,又收複了渤海、交趾等失地後,共設了二十五道、近三百州。

近三百州的文書又分多種,所以溫善核對完一州的文書的速度算不上快,而且她發現有部分文書她能檢索出來,卻無法查看。當她嘗試了好幾遍後,才想起檢索係統的權限問題。

“戶數和人口數據無法提供,難不成得需要戶部官員的身份才行?!”溫善琢磨著。

她又嘗試檢索登記了田畝數的造冊,發現這倒是能檢索出來,如此她越發確定那所謂的權限就是指她眼下的身份和官職所能接觸到的信息——各地的田畝數是有備份存放在司農寺的架閣庫[檔案庫]裡的,所以她隨時能調出來查看。

“池州均產穀五石、田稅……”

溫善全神貫注地在研究檢索係統提供的文書時,判事院的門口進來一個人,她從係統的畫麵中回過神,便見田蕙端著一壺茶以及一些點心來到她的桌前。

田蕙將溫善的茶盞滿上熱茶,又放置了點心在旁邊,即不會打擾到她處理公務,又能讓她隨手拈起點心品嘗。田蕙對此雜務已經很是熟悉,也沒了當初的嬌柔、不適。

“這是什麼?”溫善問道。

“婢子見女官人近日都處理公務到戌時才離去,歸家時想必已經饑腸轆轆,所以備了些點心讓女官人先墊一墊肚子。”

溫善笑了笑,嘗了一塊鬆軟的綠豆糕,又喝了一口茶,才道:“有什麼想讓我幫忙的?”

田蕙一怔,忙道:“婢子這麼做沒有所求!”

“既然你沒有所求之事,那就算了。”

溫善的話點燃了田蕙內心中深藏的一點希望之火,眼下是一個好機會,她若這麼放過,興許會讓自己後悔一生。於是連忙改口:“其實婢子想、想請女官人幫忙查一下婢子的兩位弟弟在何處。”

溫善沒有立刻回答,她其實已經查到了田蕙的兩個弟弟在何處,他們在刑部分配官奴婢時就被送去了河陽牧監養馬。牧監屬於太仆寺管,當太仆寺找刑部要人時,刑部自然不會告知司農寺,故而當時的溫善並不清楚他們在哪裡。

溫善後來查到了,卻不清楚他們的情況,所以田蕙問她時,她認為還是先弄清楚了他們的情況後回答才好一些。於是她道:“可以。”

田蕙麵上一喜,連聲道謝。

待田蕙離去,溫善又想到了龔氏,將近一個月了,也不知龔氏在許王府如何了。溫善對龔氏倒不是很關心,她想既然答應了幫田蕙打探兩位弟弟的消息,那她去找小郡主時,順道問一下龔氏的情況也是舉手之勞。

小郡主希望溫善到她的沐芳院一事已經嘀咕了許多遍了,溫善近來公務也忙,若是不適當地歇一歇,怕是會被公務壓垮自己,去找小郡主權當去散心好了!

“去找小郡主吧!”溫善心情頗為愉悅。

許王府自從女皇打算為南安郡主賜婚的消息傳出來後,就門庭若市。而許王擔心鄴嬰之出現會做出什麼失態的事情,所以一直讓人拘著她在沐芳院中,不能出去玩,她都快憋出病來了。

這時聽聞溫善登門造訪,她的眼睛重新煥發出亮采,連忙讓人去將溫善帶進來。不過溫善並非因公事而登門造訪自然不可能越過許王,所以她先去見了許王。

若溫善單純地隻是一個從六品的司農丞,她造訪的目的也不是許王的話,許王是沒必要見她的。不過溫善是溫俞和賀顧之女,又是持拜帖上門,許王自然要為了昭示自己親和的一麵而接見她。

休沐日登門的人比往常多,許王隻和溫善說了幾句話,連一盞茶的時間都沒有,就讓人給溫善帶路,帶她去了鄴嬰之的沐芳院。

去了沐芳院,溫善才知小郡主要去廚院偷吃是多麼不容易:許王府的廚院在西邊,鄴嬰之的沐芳院卻在東邊。

老王妃、許王、王妃以及許王的側室居住在主院,連接著許王府的花園,而許王的幾個孩子,則是分彆在東西兩側建造的院子裡居住。

沐芳院靠近花園,南麵是括蒼郡王的蘭桂院,也是偏院中最大的院落,蘭桂院的南麵則是賓客居住的如歸院。

西邊以中部的南安郡主居住的芙蓉院最大,南北分彆是庶女休寧縣主所居住的芳菲院以及庶子居住的薛荔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