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三刀的攻勢比想象中來的更猛烈,空中力量狂轟濫炸,130毫米大炮、180毫米重炮轟擊不斷,以裝甲力量開路,青山軍火力薄弱,兵力不足,抵擋得極其艱難。
青山縣西方正麵有宋藩工事,經過彭著升、祁雙權規劃、加固,勉強可以阻敵,穩住陣地,接連爆發絞肉機一般的反複爭奪戰。
關三刀北線一部直插高洞縣、青山縣之間,甚至不屑從北麵往南合攻青山縣,兵鋒直指扶風郡城推進,根本沒有將一個新藩放在眼裡,與方略所部發生激戰。彭著升慌忙從玉水縣抽調兵力,會合衛戍郡城的扶風軍,鞏固郡城西部防線,準備與之鏖戰。
南線一部除留少量兵力警戒青山縣,直接衝向磐龍鎮、雄鷹嶺方向,要直搗黃龍,中心開花,南北雙擊,一舉攻破不識抬舉的新藩。青山軍正在縣城南拚死阻擊,且戰且退。
趙武帶上前線的突擊營,曾派出幾個小分隊從空中、地麵突襲,意圖擾亂關軍的行軍及部署,拖延時間,讓各軍可以趕到前線布置。
由於缺乏地空掩護,火力不足,短短時間,被關軍空中力量接連擊毀十多架直升機,兵士大部分陣亡,肉疼不已,再也不敢隨意出動,展開襲擊。
各方兵馬還沒有到位展開,關軍已經向腹地推進,形勢岌岌可危。
地口鎮,注定要名留青史,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宮疏雨手中的地圖棍落在這個青山縣東南、磐龍鎮西的小鎮上。
其實,最好的方式是任其東進,拉長戰線到雄鷹嶺西決戰,這樣就可以利用雄鷹嶺打造出來的防禦體係,至少在火力上不見得比關軍差,配合兵士的戰鬥力及有效的指揮,加上一字長蛇陣容易尋找突破口,絕對可以在南線戰而勝之,破其一路,動搖全軍。
但是,雄鷹嶺西的村鎮有早期建立起來的大量工廠,還有人口稠密的各地黎民,將士家屬很多也群居在周圍,根本不可能放關軍到核心腹地決戰,損失無法估計,甚至可能動搖軍心。
青山縣南工事簡陋,匆忙迎敵,麵對戰車、裝甲、火炮,根本不可能讓青山軍死戰,目前主要依托有利地形,步步抵擋,爭取時間。
雄鷹軍參軍事郭相群率領兩個營,急行軍趕到地口鎮,這是一個比磐龍鎮還破敗些的小鎮。
青山縣才納入版圖不久,尚未建立足夠的信任,站在營司馬方壽昌麵前的申巡很不好意思,他帶著兵士去勸鎮上的黎民暫時離開,說會補償他們,根本沒有人理會。如果像其他藩鎮那樣直接驅趕,肯定沒有人敢反抗,但他們不能這麼做。
如果不是地盤小,回旋餘地小,根本沒有退路,他們也不會選擇在鎮子前後建立防線,給鎮上的黎民帶去災難。
方壽昌拍了拍他,歎了口氣,道:“沒有經曆過大戰,不知道交戰之地的殘酷,由他們吧,大不了我們少建立一道防線。這些黎民留在鎮上,一旦關軍轟炸而來,也不知道有幾人能活下來。你到鎮西看看邱曲長那邊怎麼樣了,如果工程兵已經將主戰壕挖了出來,讓他們和挖壕機趕緊撤到鎮東作業,爭取在開戰前離開。咱們現在就這點家當,不能隨便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