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西、項複及一個營的兵力自鎬京秘密分散趕到扶風郡,任命劉亞西為青山軍副指揮使,項複為水玉軍副指揮使,成為祁雙權、彭著升的副手,其實做好了接任指揮使的準備,因為祁、彭二人都是上下兼任,隨時可以讓手,現在缺的隻是可以讓人信服的戰功。原水玉軍副指揮使江樹轉任扶風軍副指揮使。
誰也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出了幺蛾子。
項複酒後在彭、祁、劉等人麵前放言嗤諷,藺千陣當初在鎬京任營校尉兼曲長,地位還不如你我,現在竟然做了總兵,你姓彭的、姓祁的也做了一鎮主官,那些人更是屯長、什長出身,地位遠遠不如我等,現在竟然都做了一軍指揮使、副指揮使,老子千裡迢迢跑過來效命,才給一個副指揮使,瞧不起誰呢!
彭、祁、劉急忙勸他,又向清平子、宮疏雨他們解釋,向藺千陣等人道歉,連米湯都出了麵,拿將離壓他,才算沒有公開吵鬨。
氣得清平子一掌震碎桌子,真是一顆老鼠屎攪亂一鍋湯,原本極其和諧的局麵被打破,還沒開戰呢,自己人倒先亂了陣腳,連孟先孚、韓單這些出身藩鎮的也不如。
又不是幾年前草創時期,缺人、人也少,誰都拿不出什麼貢獻,可以根據各人親疏、地位高低、能力等安排合適的職位。經過前幾年的發展及這兩年的征戰,格局已經形成,幾係齊頭並進,你們本身地位也不高,初來乍到、寸功未立就想要高位,怎麼可能。
現在身居高位的將校,你彆管人家以前如何如何,誰不是一起奮鬥過來,又在戰場上真刀真槍一路拚殺,戰功赫赫才有今天的職位。
根據鎬京段凝提拔你們後的職位,安排相應的軍副指揮使之職,說不定一些將士都會有議論,你倒好,竟先吵鬨起來。
孟先孚、韓單等後來者之所以得到提拔,是因為人家在滅宋八斤、據扶風郡之役中立下大功,自青山縣戰役到清全郡戰役不斷廝殺,打的都不錯,既證明了能力,也證明了忠心。
而且,孟、韓在胡強時代地位就不低,尤其孟先孚,能征善戰,是胡強座下久負盛名的第一將,多次掛帥出征,孟藩、劉藩、柴藩、巫藩等都被他摩擦過,成名比吳壹還早,在各大藩鎮都是掛了名的人物,擁有極其豐富的統兵作戰經驗,比現在的很多將校都熟悉戰爭,人家又證明了自己,大家心裡服氣,你以為宋八斤為何忌憚他、陳杉之前為何想挖他。
你們現在有什麼?將離的老部下?功勳之後?中軍都督府官長?
這些可能在中軍府、右軍府有用,但不好意思,無法說服咱們這裡曆經磨難的泥腿子們。想要高位,可以呀,像藺千陣、況奉直、孟先孚、韓單等人那樣證明自己。
還想和藺、況等人比,這些人是什麼交情、什麼貢獻,苦勞、功勞啥都不缺,整個建設、工業和大軍體係的架子都是他們搭起來,那是真正的建勳元老,現在的能力甩你十條街,還停留在過去,說什麼曲長、營校尉。
現在很慶幸,當初與段凝都很清醒,沒有貿然接受將離留下的資產,否則,還不知會鬨出什麼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