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給段凝打電話,鎬京那些還沒有過來的人不要了,下級官長及兵士可以考慮再接受一些,卒長以上堅決不要。現在不缺人,尤其不缺將校,多少人排隊等著升官呢,咱們都不好安排。
況奉直的報告到藺千陣、宮疏雨手裡沒多久,情況就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劉元和采納了班伯文的驅虎吞狼之計,派使者到馬藩大營見俞詠忻、馬楚,請他們上報馬驍駿,提出以上野郡作為交換,隻要馬藩出兵擊退雄鷹嶺,解了劉藩之圍,使劉藩有恢複閩州府疆土的機會,一郡拱手相讓。
曲線救藩。
收到彙報,馬驍駿猶豫了。
雖然兩藩已大致完成對上野郡城的合圍,可不斷增兵接近20萬,兩藩前線總兵力已是30多萬,無論是俞詠忻還是孟起,都沒有真正撕開進入上野郡城的口子,這個戰略重鎮的防禦力絕非浪得虛名。
馬藩要留足夠的兵力防禦東部巫弘鈞、北部萬永城及警戒西部的孟藩,機動兵力的使用要慎重,一旦戰事陷入膠著,對誰都不利。劉藩就是因此疆土喪失近半,陷入如今麵臨覆亡的尷尬境地,強敵環伺,他可不想馬藩也步劉藩後塵。
目前看起來,兵發扶風郡,迫使雄鷹嶺撤軍自保,似乎比攻打上野郡容易,何況還有一個孟起在側虎視眈眈,陸地入城也比水域容易,到底誰能真正搶到上野郡城還是未知數,自然沒有交易手到擒來劃算。
長史馬其善又拿起彙報看了看,道:“將軍,劉藩會不會也派了人去孟藩,同樣以上野郡交易,耍兩麵手段?”他雖是馬驍駿胞弟,正式場合也稱呼將軍。
大將嶽承疆搖頭道:“長史大人多慮了。孟藩並不與扶風郡接壤,鞭長莫及,劉藩此時力儘勢頹,危機重重,草木皆兵,也不可能借道,讓任何勢力深入腹地,劉藩、孟藩皆明白此點,找孟藩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想以上野郡交易孟藩調轉槍口對付我們,孟家人不是傻子,難度很大,非一時三刻可決,對眼前的困境沒有什麼幫助。現在應該考慮的問題,劉元和是真心想以上野郡這個重鎮換取生路,還是詭詐之計。”
馬驍駿與陳郡的萬永城皆稱自己是上寧府正統,請朝廷賜中書之位,吵吵嚷嚷,權謹無所謂,兩藩皆封。所以,馬驍駿與萬永城並為上寧府中書,長史自然也有兩個。
不過,胡強覆滅,馬驍駿拿下大片疆域,隻留了一個宋八斤作為藩鎮間的緩衝,又有府治六合郡在掌,比萬永城名正言順些,所以,朝廷將上寧府都司都指揮使之職給了他,總算壓了萬永城半頭。
萬永城想躍居馬驍駿之上,至少並肩不落於人後,屢次請封左軍都督府職位卻不得,隻得了一個屈居馬驍駿之下的都司都指揮同知,心生不滿,與馬藩的隔閡、對馬藩的仇視就是因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