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雄鷹嶺與劉藩開戰後,為了儘量減少可能存在的壓力,伍修儒這個“女乾臣”建議權謹,升任馬驍駿為左軍都督府右都督,將巫弘鈞踢了下去,貶謫為都督同知。
馬驍駿為何要低聲下氣向巫弘鈞示好,緩和雙方的關係,甚至不惜拿愛妾出麵補償,這是有原因地,當然擔心巫藩出兵揍他。
本來嘛,馬驍駿升任左軍府都督之職,上寧府都指揮使自然應該落在盼星星、盼月亮的大藩鎮主萬永城腦袋上。
你以為這就完了?不!
權謹轉身詔封嶽承疆為都司都指揮使,沒把萬永城氣暈,不斷問候朝廷與權家,與馬藩的矛盾當然更難調和,幾乎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今年,馬驍駿野望上野郡的時候,終於意識到問題確實很嚴重,上書朝廷,為萬永城說項,說他對穩定上寧府的形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安撫黎民,有大功於社稷,確實比嶽承疆更適合擔任都司都指揮使之職,向萬藩示好。
朝廷的回答是什麼?
馬將軍說的不錯,馬鎮對穩定上寧府的形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大功於社稷,不僅鎮主要大封特封,也不能忘了馬鎮將領,又封俞詠忻為都司都指揮同知,與萬永城並列,火上澆油,能把人氣死。
消息出來,傳回上寧府,已變成了馬藩貶低萬永城,稱他最多與自己手下的俞詠忻並列,所以向朝廷為俞詠忻討封。
哎呀,果然成了!
你說萬永城還會鳥朝廷或馬藩,隻有四個字:不死不休!
邀請我南下六合郡喝酒?不,沒空,我很忙!還有巫弘鈞?我和他不熟,少來套近乎!
什麼?你想北上陳郡拜訪我,還帶著愛妾黃嘉羽?你吖拿個妾室來羞辱老子是吧,你敢來我就敢弄死你!嚇得馬驍駿也沒敢北上,就這麼拖成了麻煩,不得不向北部增兵,加強防禦。
馬驍駿問道:“不知嶽將軍有什麼建議?”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不大打最理想,馬藩的形勢不見得比劉藩好。
嶽承疆道:“將軍,依屬下之見,必須派一要員入長樂郡見劉元和,敲定協議,白紙黑字寫清楚。再派一親信入上野郡,監督班伯文執行劉藩割讓的決議,除非兩事皆有著落,才可對扶風郡用兵。再者,能不打,最好不打。扶風郡連續鏖戰兩年,人困馬乏,財力不濟,恐怕也急需休整,恢複元氣,可以派一將領持書嚇一嚇,能通過和平手段解決退兵問題最好。至於已占據的疆土嘛,或可以三方會商,再添一個楊梓規也行,好好分一分,劉藩先打人家,死鷹嶺勞民傷財,也該賠償一些損失不是,多少意思一下,割點地盤,大家握手言和,才能抽出兵力與孟藩一戰,以保基業。”
“嶽將軍,此前借道已被死鷹嶺拒絕,你覺得能嚇住?”馬其善提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