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峰想想忍不住笑道:“其實有中式名次更高,段大章段老爺您一定認得,道光十八年戊戌科進士,二甲二十一名!可人家還健在,現任陝西漢中府知府。正月裡我給段老爺寫過信,前幾天剛收到回信,人家剛彙來五十兩銀子。”
“越扯越遠,隻說過世的,彆再說健在的,萬一傳出去,人家以為我們在咒他呢。”
“對對對,不說健在的了。”
“接著說,涪州你打算選哪幾位?”
韓秀峰看了一眼草擬的名單,笑道:“本朝涪州共有進士二十四人,照巴縣例供奉第一位進士,也就是康熙十二年癸醜科進士文景藩的畫像。”
“周煌呢,周煌周大人可是我們重慶府三位位極人臣的先賢之一,鄉賢祠可以沒彆人的畫像,唯獨不能沒有周大人的!”
“吉老爺,這我早想到的。”
“那你還不選周大人!”
“有周大人,隻是沒把周大人算在涪州,彆人不曉得您是曉得的,我們重慶府十四州縣散廳,還有好幾個州縣散廳沒出過進士。”
吉雲飛反應過來,不禁笑道:“有就好,接著說。”
“涪州的兩個牌位分彆是乾隆三十六年二甲六名周興岱……”韓秀峰如數家珍地一連說了四個州縣,說得口乾舌燥,先歇了歇,端起杯子喝茶解渴。
吉雲飛總算弄明白了,他打算供奉的畫像均選各州縣第一位進士的,牌位或選中式名次最高、或選官做得最大,或選在重慶府乃至整個四川最有名的。
比如銅梁縣的王恕,康熙六十年進士,官至福建巡撫,並且六個兒子中王汝舟、王汝楫、王汝彭、王汝諧皆舉人,王汝嘉、王汝璧進士。父子三進士,蜀中碩望,誰也不敢不服。
又比如長壽的雍正八年三甲進士李作梅,中式之後不願為官,在家鄉設館育人,教出了許多秀才、舉人。值得一提的是,李家在長壽跟王家在銅梁一樣屬名門望族,嘉慶二十四年二甲進士李彬然也是李家的人。
榮昌本朝就出了兩位進士並且全是敖家人,敖彤臣活蹦亂跳自然不用考慮,但他那位已經仙去堂伯敖右賢雖中式名次不高,生前官做得也不大,但照巴縣例完全有資格把畫像掛進會館的鄉賢祠。
吉雲飛越想越覺得這麼選最妥當,不禁笑道:“誌行,能想到這麼個章程真難為你了,趕緊給名單上這些先賢的後人寫信吧,他們的後人曉得這消息一定很高興。”
韓秀峰不假思索地說:“吉老爺,這信我寫不合適,還是您親自動筆吧,寫好我拿去托‘日升昌’幫我們寄。”
“誌行,你為會館做了那麼多我們全看在眼裡,這個首事雖做不久卻也不能白做,這些信你寫,落你的款,署你的名。”
“吉老爺,這不合適!”
“有啥不合適的?再說這人情與我隻是錦上添花,與你卻是雪中送炭。再矯情,再推卻不光對不起你自個兒,也對不起你韓家的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