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韓四當官最新章節!
黃鐘音和吉雲飛曉得韓秀峰一宿沒睡,聊了片刻便催他進去睡會兒。一覺醒來已是亥時,洗了把臉出來一看,正廳裡竟坐滿了人,院子裡更是張燈結彩。
下午沒見著的敖冊賢、江昊軒、劉支榮等同鄉全來了,省館張館長也來了,正圍坐在黃鐘音、吉雲飛和敖彤臣三人身邊說話。富貴去而複返,不過他沒敢往禦史老爺和翰林老爺跟前湊,而是跟王貴生、周長春、柱子、餘鐵鎖和關小虎等小輩坐在西花廳裡談笑風生。
溫掌櫃和小山東、老木匠正幫著張羅酒席,韓秀峰跟眾人打了個招呼,這才注意到三十來歲的讀書人正陪坐在一邊。
不出所料,他正是黃鐘音的學生薑正薪。黃鐘音介紹完之後竟讓彆急著開席,而是請韓秀峰跟他的學生先談談。
人來都來了,韓秀峰還能說什麼,隻能跟敖冊賢、江昊軒等人致了個歉,跟下午一樣把薑正薪帶進內院,找了間乾淨的狀元房,坐下來看起薑正薪呈上的履曆,然後跟薑正薪攀談起來。
與此同時,在彭家等了一下午的崔浩,終於等著了剛從軍機處回來的彭蘊章,恭恭敬敬地稟報完下午的事,滿是期待同時又有些忐忑地看著彭蘊章。
彭蘊章沒想到拿著雞毛當令箭的韓四動作如此之快,更沒想到韓四竟打算保舉崔浩。要是同意崔浩去做福建閩侯做縣丞,那不隻是等於承了這份人情,並且姓韓的今後遇上點什麼事不能坐視不理。要是不同意崔浩去做這個縣丞,那就是擋人家前程,崔浩嘴上雖不會說什麼,但心裡肯定會有想法。
一個捐納出身的正五品同知居然做上了通政司參議那麼清官的官,不但有辱斯文,而且不曉得擋住了多少人的升轉之路,翰詹科道和各部院已經炸鍋了,彭蘊章不想因為韓四被翰詹科道的清流和六部的那些主事郎中罵,所以一聽說韓四做上通政司參議就暗暗決定今後不再跟韓四再有什麼瓜葛,甚至特意跟家人交代今後不再見韓四。
結果韓四竟鬨了這一出,這讓彭蘊章左右為難,像突然吃了隻蒼蠅般難受。
崔浩不明所以,又小心翼翼地說:“大人,韓老爺說這件事很急,讓學生明兒一早給回複。”
彭蘊章緩過神,不動聲色問:“德忠,你究竟是怎麼想的,你想不想去福建做這個縣丞?”
“稟大人,學生……學生想去,畢竟機會難得。”
“這麼說你是來跟我辭行的?”
“大人這是說哪裡話,學生去是想去,隻是福建那麼遠,學生心裡總有些不踏實,所以趕緊過來向大人稟報,想懇請大人幫學生拿個主意。”
彭蘊章不想跟祁寯藻一樣被湖廣的那些文武官員甚至湖廣士林記恨,同樣不想被同鄉尤其故舊誤會了,權衡了一番笑看著他道:“德忠,這機會確實難得,既然想去那就去吧,回頭我幫你給福建總督王懿德王大人寫封書信,到省之後記得去拜見下王大人。”
“謝大人提攜!”
……
韓秀峰打算保舉崔浩倒沒有想以此巴結彭蘊章的意思,隻是想借這個機會還個人情。並且崔浩雖在河營乾著乾著乾跑了,但那是事出有因,事實上崔浩精明能乾著呢,要是讀書讀傻了,他一個秀才也不可能去捐官,更不可能千裡迢迢從蘇州跑京城來投奔彭蘊章。
至於黃鐘音推薦的那個薑正薪,不但滿腹經綸,而且並不迂腐,聊起天來不卑不亢,舉手投足四平八穩,應該能勝任接下來要交辦的差事。
第二天一早,帶著夜裡草擬的章程和前夜在通政司衙門畫的地圖及擬的折子,乘坐小山東幫著雇的馬車趕到宮門口遞牌子。
事實證明,出手大方跟不大方是完全不一樣的。
奏事處的劉公公聞訊而至,說皇上上午沒空,說皇上打算下午去永安寺上香,讓下午去西苑遞牌子求見。既然上午覲見不成就可以先回登聞鼓廳,要是沒熟人,那就隻能在宮門口候著,而且不曉得要候到啥時候。
回到登聞鼓廳,剛在大堂坐下喝了幾口茶,吉雲飛帶著他的學生雲啟俊到了,蘇覺明也跟著來了。
確認很快就能做上官,不用等三次會試落第才能參加大挑,並且還不知道能不能大挑上,雲啟俊激動得熱淚盈眶。蘇覺明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這一天,一樣欣喜若狂。
“四爺,吏部那邊要不要打點,學生究竟要準備些什麼?”雲啟俊急切地問。
自己的同鄉能幫著提攜自己的學生,吉雲飛比自個兒高升都高興,禁不住笑道:“誌行,爾乾需要準備些啥你儘管開口,又不是外人。”
“博文兄,爾乾跟薑正薪不一樣,爾乾不隻是舉人出身,而且幫辦過河營營務,還去陣前效過力,隻要準備下履曆,隻要準備百十兩銀子打點下就行了。”
“考語呢,要不要請吳廷棟出具考語?”吉雲飛追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