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風請旨,分彆去了一趟景王府和裕王府,這和審案有關,嘉靖準許了。
出門前,張居正少見的登門拜訪了蕭風,帶來了翰林院的態度。
“蕭兄,天下讀書人,自太子去世後,無不渴望裕王能繼承大位。如今裕王被人陷害,天幸上天假手蕭兄主理此事,蕭兄當心有定力才行啊。”
“此事還未見真相,裕王是不是被人陷害,也還沒有定論,張兄和天下的讀書人,是不是急了點?”
張居正見蕭風的態度居然如此,有點沉不住氣了,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
“蕭兄,裕王賢達,景王粗暴,天下人所共知。何況裕王和蕭兄相識於寒微之時,裕王若成大事,蕭兄也能一展抱負。若是景王上位,隻怕蕭兄就危險了。”
蕭風淡淡一笑,這就是大明的讀書人,雖然現在還剛剛顯露苗頭,但那股子東林黨的氣勢已經出來了。
“張兄啊,裕王和景王都是兩個小屁孩,景王比裕王還小幾個月呢,你們現在就能看出誰賢達誰粗暴了?
說到底,嚴黨支持了景王,你們支持了裕王,誰贏誰升天,誰輸誰入地罷了。
我和裕王有一份交情,可我不會靠著這份交情去做事。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我們可以因為大勢而忽略對錯,卻不能昧著良心顛倒對錯。”
張居正一時語塞,半天才想到一個理由。
“用一些手段,讓朝廷落入好人的手裡,再慢慢的做好事,總好過落在壞人的手裡吧?”
蕭風搖搖頭:“那就要看是什麼手段了。朝堂之事,對錯難分,隻存乎一心。
恐怕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是好人。若因為自己是好人,就什麼手段都可以用,那就沒了底線。
對我有利的就是對,對我不利的就是錯,這就是黨同伐異,這就是黨爭。
我知道你有抱負,也有手段,我隻希望你能記住,以後你判斷好人還是壞人時,能跳出他們是不是跟你利益一致這個標準。”
張居正愣在當地,他本來是要來用道義說服蕭風的,卻被蕭風一番話,說的有些恍了心神。
直到蕭風離去後,張居正才慢慢走回翰林院,嘴裡兀自喃喃自語。
那些翰林學子們紛紛圍上來:“張兄,如何,蕭真人被你說服了嗎?”
張居正將蕭風的話說了一遍:“我現在還不能完全認同他的話,但我覺得,我們確實需要警惕這種想法。”
一個翰林點頭道:“確實,我有時明明很討厭一個人的,但當我的文章被他稱讚,並點評出亮點後,我就覺得這人其實也算個好人。”
另一個翰林反思道:“我前日寫文章罵了一個官員,隻因為他是江西人,是嚴黨,其實想想,他做官還是很清廉的。”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聚焦具體事務:“先不說這些理論的東西,蕭真人有沒有答應保護裕王呢?”
張居正搖搖頭:“我們既然相信裕王是無辜的,就相信到底吧。”
裕王見到蕭風時眼睛一亮,就像看見了親人一樣,但他問的第一句話卻和案子關係不大。
“父皇怎麼樣,他還在生氣嗎?唉,我母妃一定擔心死了,我卻沒法去安慰她。”
他此時不像個皇子,也不像個戴罪於身的人,而是像個期待父母關注的孩子。
“展宇來找我了,想幫忙,我派他去打架了。除了打架,他也幫不上啥彆的。”
“唉,我讓他出去溜達溜達的,如果我沒事了再回來,我有事他最好離開京城,他跑你那兒去乾什麼。”
“你不關心案子的進展嗎?”
“關心啊,可這案子跟你也沒啥關係,你能知道啥啊!”
裕王那天從西苑回來就直接被圈禁了,信息完全斷絕,整個人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
蕭風笑了笑,也沒解釋。
“這件事看起來沒那麼簡單,如果是景王陷害你,真相查清後,你想不想趁機除掉景王?”
裕王頓時咬牙啟齒,滿臉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