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馮龍(1 / 2)

寧頌 綠毛臭豆腐 9238 字 6個月前

“意見乃害心之蟊賊,聰明乃障道之屏藩。”世人都以為聰明通透之人才是活得瀟灑自在之人,但實則不然在馮龍看來這世間越是聰明之人活得越是痛苦。

因此他在人前一直努力讓自己表現得不是那麼聰明,但是他卻依然在察事廳中混得風生水起。

就連他的頂頭上司高欣也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當然了這也多虧於他的好同袍孝庚,若沒有他傻乎乎地幫自己搭台,他為也還能夠唱好這台大戲。

不過由於他太過聰明又把人世間的事情看得太通透,因此他也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地產生了不該他有的野心。

原本他個他的父親作為越國校事監的暗諜理應在越國養兒育女一直到老。

但是很巧合的是當初越王在眾多校事監的暗諜中選中了他的父親,並安排他前來淮南國加入到大虞皇朝的察事廳。

而選中他們的原因就是因為當時他還是個年幼的孩子。正是因為他父親帶著年幼的兒子才能打消察事廳的顧慮和猜疑,畢竟沒有哪個暗諜在潛伏的時候會帶著妻子孩子的。

隨後他的父親成功加入了察事廳,而他自己在成年後也成功加入了察事廳。

而從他加入到察事廳之後他開始接觸到淮南國各行各業的人,而其中他接觸最多的便是淮南王府的人。

其中就包括跟隨淮南王側妃包文琴一同來到淮南國的人。而其中就有他的父親曾經的頂頭上司潘賀潘大人。

他曾經也是越國校事監的一員,後來不知因何原因脫離的校事監。據小道消息說他當年因為某些原因觸怒了越王殿下,因此被越王給秘密處決了。

但是事實明顯不是如此,當時他和他的父親馮都在接觸到潘賀以後都惶惶不可終日深怕潘賀會將他們的身份給抖露出來。

可結果他卻發現潘賀竟然依舊是越國校事監的一員。他這一次和一部分校事監的暗諜假扮成淮南王側妃的陪嫁之人從越國來到淮南國。

而且更加令馮龍想不到的是潘賀和另外幾位校事監的大人竟然都搖身一變成為了淮南國的官員。

其中潘賀更是成為了淮南國右府主事。這一官職名稱看似有主事二字不像是什麼大官,可實際上這個右府主事在蕃國之中可是實權派的大人物。

因為按照大虞皇朝的法令規定,蕃國之中共有都尉府,左府,右府,三省六部等多個權利部門。

其中都尉府乃是大虞皇朝派遣的官員,甚至都尉府有自己的軍隊。因此雖然說都尉府乃是蕃國的權利部門倒不如說都尉府乃是大虞皇朝用以監視和控製蕃國的部門。

而剩下的左右兩府和三省六部才是各蕃國真正的權利部門。這三省六部就不用多說了基本就是複製的大虞皇朝的體製。

而這左右兩府則比較特殊,因為這兩府的作用相當於是藩王的智囊團。

他們雖然沒有實際的治理權,但是卻有政策和謀劃的製定權。並且因為他們平日裡一直可以接觸和影響藩王,因此他們也私下裡被稱為隱相。

而兩府之中左府主要針對的是蕃國之內的事務,右府主要針對的是蕃國之外的事務。

所以馮龍打心底裡佩服這位潘賀大人,他竟然能夠憑借越國人身份做到右府主事,這種履曆放在整個大虞皇朝也沒有多少。

在和潘賀大人搭上線之後他才明白其實整個淮南王府裡隨同淮南王側妃陪嫁過來的人大部分都是越國的暗諜。

這其中明麵上的代言人便是呂思勉。之所以他們要推出呂思勉作為代言人完全是因為他們這是把呂思勉作為一個吸引所有人注意的靶子。

其實包括鳩組織在內的一切都與呂思勉並沒有太多的關係。也正是因為呂思勉頂在了前麵潘賀和其他幾位校事監的暗諜才能一直隱藏在背後沒有被人察覺。

他們用的這一招是高明至極。接著馮龍便在潘賀的帶領下開始一步一步地將校事監的人員往察事廳裡安插。

隨著大量的人員被安插到察事廳,整個壽州城的一小半察事廳番子都是校事監的暗諜。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能在高欣的眼皮子地下將大批招安的水匪們送到了潘賀的手下。

同時今天那些損失的大部分察事廳番子其實都沒有死,他們現在都已經回歸到了潘賀的手下。

潘賀之所以有這樣的安排,是因為如今淮南王已死接下來他們就要在暗中接管整個淮南國。

雖然潘賀的手下有不少人,但是相對於接管整個淮南國還是顯得杯水車薪。

而把這些潛伏在察事廳的暗諜們叫回來也實屬無奈之舉。不過雖然馮龍也已經被叫了回來,但是他目前還有幾樣事情要做。

第一件便是立刻帶人前去打通壽州城的各個城門。雖然目前他們還能與穆青雲的軍隊僵持,但是這完全是因為此時的穆青雲還在尋找自己父親和其他親人是屍體。

一旦他們真的找到屍體就將是他們拚死突圍的時候。另外雖然現在穆青雲手中隻有五千左右的淮南軍,但是誰也不知道穆青雲或者說是淮南王是否留有後手。

畢竟淮南王他們這一脈可是以前大虞皇朝的正統,他們能夠在南北戰爭中失敗後依舊幸存下來可見其底蘊並不是隻有表麵上看上去的那麼簡單。

雖然自己這些人暫時占了上風,完全是因為出其不意。而使用這些鬼蜮伎倆取得的優勢其實並不能長久。

所以他們必須一鼓作氣徹底將穆青雲等人消滅乾淨,否則將會給後續增加無數變數。

“大家都快些,如今我們的人正在與淮南軍對峙,這種對峙的局麵不知道會持續多久,我們務必要在淮南軍發起反擊之前將城門控製在自己的手中。”馮龍帶著三百多人快馬加鞭地往玄武門趕去。

這些人其中有一百多人乃是他招募的水匪,而剩下的則大部分都是潘賀以前培養的屬下,最後剩下的三十四人乃是南亦可帶來的君子軍。

這些家夥自從在淮水上被李毅戲耍了之後本就逼著一肚子,而如今這淮南國的壽州城正是他們泄憤的好地方。

“你這人也太小心謹慎了,區區幾個城門我們這邊三百多人還不輕鬆拿下。”走在最前麵的一人轉頭不屑地對馮龍說道。

“林副帥,並非小人謹慎而是如今正是關鍵時刻我們來不得半點馬虎,要是王上謀劃多年的大事少有閃失你我誰也擔待不起。”雖然馮龍乃是這一次行動的主導者,但是他對這位所謂的林副帥卻絲毫不敢怠慢。

畢竟人家可是君子軍的副府長,乃是越國軍中的高層。自己這點身份與他相比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而之所以他會成為這件事情的主導者完全是因為他對於壽州城最為熟悉。

“哼!你這小小的校事監的校檢也敢拿王上來壓我。”林超則是不屑的一聲冷哼。

對於眼前這位潛伏在察事廳中的校檢竟然敢用越王的名頭來警告他,他是十分惱火的。

要是放在平時有人敢如此冒犯他,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抽出長劍將這人給砍了。

可現在卻是不行。首先這人乃是校事監安插在察事廳中多年的暗諜,這麼多年他定然為越國做了很多貢獻。

第二點是此人對壽州城中的情況以及淮南軍中的將領官員十分熟悉,留著他還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點就是如今雖然自己的官職比他大,但是現在他們所帶領的三百多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此人招募來的水匪。

要是這些人不是水匪林超或許還敢冒險殺了他,但是要知道這些水匪們都是由他馮龍招徠來的,這些人本來就是亡命之徒一旦招募他們的馮龍被殺,他們大概率便會立刻叛逃。

雖然這些天這些家夥都是由他和南亦可訓練的,但是也正是因為由他們訓練,他才會知道這些人的真正秉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