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四方來投,戰敗蹊蹺,戰血族國公,為嶽父報仇!(1 / 2)

前往邊境的路上。

禿鷹蒼涼的叫聲回蕩在天際,於遠處的天空,一圈圈的盤旋著。

馳出百裡之外的陸鳴淵,手中緊緊攥著劍形玉佩,始終沒有緩過神來。

軍隊之中,老卒們聳拉著腦袋,士氣低迷,百無聊賴,罵罵咧咧,聲音細細碎碎:“這次馳援北關,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

看不過眼的武安侯,氣不打一處來,罵道:“看看你們現在的樣子像個媳婦被野男人睡了的廢物,拿出你們的氣勢來。彆讓太子殿下看扁了你們。”

然而這番話,並沒有讓情況好起來。

陸鳴淵收起玉佩,位列中軍,目光遠眺,發現大部分士卒,皆是這個樣子。

身側一位長發披散,身姿略微懶散的儒袍男子,朝著陸鳴淵傳音道:

“殿下,我們如今帶領的這數萬人,表麵看著光鮮亮麗,實際上卻是老弱病殘,此戰想要有所作為,難如登天呐。”

語氣之中,帶有幾分憂慮。

陸鳴淵一世為將,自然能看出其中端倪。

陸鳴淵點點頭,對她的來意大體知曉。

李娥曦降落飛劍,來到了陸鳴淵的麵前

但不妨礙他們知道,近來朝廷有一位大人物隕落在了邊關。

“嗖!”

周圍將士緩緩鬆了口氣,如釋重負。

李娥曦行了一禮,恭敬道:

“素聞,齊老先生大義之名,能為一城百姓,舍生取義,抵禦聖冥大軍。如今,殿下能主動請纓,親自前往天玄為先生送終,娥曦作為諸多參戰修士之一,自當效一份力。”

“能禦劍飛行,似乎很厲害。”

武安侯雖然深陷三皇子兵變之事的影響,可好歹是對大炎王朝有過赫赫功勳的武侯。

上天入地,踏雷禦火,無所不能。

直接打垮士子的那種。

現在,他代表大炎朝廷,前往天玄,自然會有諸多修士前來投靠。

“來為太子殿下效力。”

父皇表麵答應的爽快,實際上卻是清點了不少老弱,就是不希望他有所作為。

可待到身影露出,一位緋袍女子的利落身影浮現而出,緊接著,他們便聽到那位女子高聲道:

“我乃太昊劍宗真傳弟子,李娥曦。”

在他們的認知裡,太子殿下從來沒有帶過兵,這次隻是名義上的主帥而已,他們實際上,都將武安侯視為主帥。

“這一戰隻要打贏了,你們知道意味著什麼嗎?名垂青史!這可是青史留名的好機會!”

突然,天穹上方劃過一道虹光,穩穩停在半空之中,一柄飛劍落下。

士卒們交頭接耳,底層對修為品級的概念不深,甚至一無所知,在他們眼裡,中五品修士看起來都差不多,都是神通廣大的神仙。

她看向陸鳴淵的目光裡,帶著些許詫異。

這位大炎太子,五官神俊且精致,不給人陰柔或俊美的感覺,而是一種宛若神祇般尊貴的氣質,自帶的豐神如玉。

聲勢浩大的出門,土灰土臉的回來。

純靠本地的修士殊死抵抗。

難不成要仰仗太子殿下?

“可是,就連齊行硯都戰死了,我們能去乾什麼?”身邊的一位千夫長,小聲的說道。

他搖搖頭道:“我們這次,主要是目的是為齊老先生回收棺槨,而非開戰。”

“娥曦仙子是誰?”

眾將士皆如臨大敵。

“連她你都不知道?還是蠻出名的,大炎山河榜位列八十一的劍修。”

這樣的大人物都死在了前線,他們這樣的小角色,又如何能夠取勝。

是啊,他們能贏嗎?

“是太昊劍宗的練氣士。”

這些都是心氣消耗殆儘的老卒,能指望他們能做什麼大事?

彆提要擊敗聖冥大軍,想要自保都夠嗆。

齊行硯死後,天玄洲的防線幾乎崩潰,各地修士各自為戰。

他眉宇漠然,眉宇間攜帶無法消弭的悲傷。

武安侯儘可能的鼓舞士氣,讓大部分軍官鼓舞鬥誌,不說讓所有士卒振作,那些校尉百夫起碼要有提刀的勇氣。

在這些隨軍出征的士卒眼裡,齊行硯這樣的人物,往往是可聞不可及的,有的人甚至沒聽過。

求人不如求己。

本來他就沒想太過仰仗軍隊的力量。

這位千夫長的話剛說完,才有點起色的士氣,瞬間垮了,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可齊行硯的死,對大炎士卒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李娥曦不易察覺的神識掃過陸鳴淵,卻無法感知到陸鳴淵的實力深淺。

這位太子殿下是沒有修為嗎?

還是說,實力在她之上,所以感知不到一絲氣息。

不管如何,李娥曦心底裡,還是鄭重了起來。

陸鳴淵定了定神,輕聲說道:“你說,你是參戰修士之一,既然如此,那把事情經過跟我說一遍,從你們出征開始,以及先生他,經曆了什麼,死在誰的手上。”

李娥曦點了點頭,道:“其實很多事情,我現在才回過神來,不是大炎不敵聖冥,而是人族之中,出了奸細。如果血族大軍沒有繞過漁陽關,或許齊老先生,就不會被背刺,更不會被諸多血族修士威脅。”

陸鳴淵問道:“殺死先生的人馬,不是大冥女帝的那隻?”

李娥曦搖頭:“不是,大冥女帝一直位於正麵,其他城關,是由朝廷的其他長城守官鎮守,血族突破的漁陽關,乃是一處很不起眼的小關,實力有些薄弱,側麵戰場正是地府的血族部族掌控。”

“殿下,也許不知道,聖冥天下表麵上是以大冥朝廷為主,實際上,卻是以地府十族的修士為主,十族各自為戰,各有自己分配體係。”

這一點,陸鳴淵倒是清楚。

他在第二世,曾經參與過兩座天下的大戰。

大冥朝廷隻是領頭人,具體戰況如何,全看十族的王公,願不願意出力。

哪怕是大冥國主,要直接命令十族軍隊,全力配合,都是做不到的。

魔國有自己的軍隊,想要操縱十族之下的軍隊,隻能通過十族的王公,而不是直接可以號令所有種族。

這就造成軍機很容易耽誤,大冥內部一直都是這個樣子,是有諸多類似諸侯王的存在,手握不俗的兵力,卻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為自己的種族撈好處。

接下來。

李娥曦娓娓道來,出征後,齊行硯如何分兵,構築起一道紮實的防線,儘可能抵擋出足夠的時間,試探出魔國主力的真正路線。

十族各自為戰,每一段長城的情況都不相同,大炎對應的兵力分布也不一樣。

雖然過程有些波折,但目的已然達到,找到了大冥女帝主力的位置,提前等候,坐鎮易守難攻的天玄府城,拖夠了足夠的時間。

一直講到道盟來援。

本源女君和五雷上仙,兩位十四境大能出手。

與魔國的神尊戰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