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拍攝進行時(1 / 2)

講道理,讓王誌聞來演舅舅這個角色有點大材小用了。

舅舅這個角色在劇中是一個起到串聯各種線索的作用,相當於遊戲裡的工具人NPC,對於演技的要求不算高,隻要一個合格的老戲骨都能勝任。

但寧歌為什麼會推薦王誌聞這尊大神呢?

這自然是因為他看了新聞,上麵報道了王誌聞因為打記者事件而官司纏身,已經很久沒有戲拍。

想著請不來也不虧,能請來就是血賺的態度。

因為除此之外,還有著不少備選,比如馮遠佂老師,以及這個年代還沒有起色當然也沒有暴雷的叔係代表人物波叔。

這個年代演員的片酬對比後來是真的不高,很多好演員都能請來。

沒想到最後真的請來了王誌聞,還能有何情演女主的母親這個角色,一下子就讓劇組的實力得到了史詩級加強。

隨之就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幾個主要演員的演技水平會有一定的短板。

哪怕是放在青年演員當中水平不錯的秦浩,比起王誌聞,水平也差得有點多。

尤其是景恬。

她要跟王誌聞以及何情的對手戲很多很多,這既是一個能學習優秀頂級演員提升自己的機會,也是巨大的壓力。

幸好她現在還想不到這些。

……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劇組開機,都學會了香港拜神那一套。

嗯,娛樂圈本來就是封建迷信的重災區之一。

很多人都是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所以,經常會有一些‘大師’是不少一線明星的座上賓。

這個儀式,也來自於這樣的傳統——多少信一點,反正沒壞處。

好在李少虹本身對這一套沒有太大執念,就是簡單的搞了一個儀式,弄了個香案和紅布,走了很短的流程就完事了。

因為這裡是在中學校園,要是大搞特搞,彆說人家校方同不同意,就是劇組工作人員也覺得彆扭。

對於這裡的學生來說,拍戲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

天氣轉晴,溫度大幅度上升,學校裡不少人都換上了劇組專門製作出來的校服。

這些人都是藝術生,同時也是劇組的群演,拍戲是很耽誤學習的事情,普通的學生就算是想當這個群演,也要看看家長不同意。

藝術生就沒有這個顧慮了,甚至對於一些立誌要報考相關院校的人來說,這反而是一個可以提前學習的機會。

實地拍攝的缺點就在於這裡,群演不少找。

去看看原片拍攝的鏡頭就會發現,學校的學生少的可憐,就連教學樓都隻有那麼寥寥幾棟,顯得很寒酸。

當然不排除,那邊學校本身人數就少的原因。

用在這裡就不合適了,因為情況不同,內地的學校班級學生人數要遠遠高於那邊的,尤其高中。

還有一點在於,寧歌此前一直都處於底層,反正他的接觸麵,就沒有見過一個教室空蕩蕩二三十個人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