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拍攝進行時(2 / 2)

按照拍攝計劃來說,第一場戲通常不會很難,講究一個開頭彩。

這個倒跟什麼迷信沒關係,而是樹立演員和劇組的信心,讓接下來的拍攝越來越順暢。

第一場戲,是教室裡三個人因為騎摩托車到學校被抓寫檢討書的片段。

內地的學校沒有教官這個職位,但有一個更可怕的教導主任,可以說是不少學生的噩夢。

有些學校管理嚴格的話,教導主任經常會親自出馬抓什麼奇裝異服,抓抽煙打架等等,給學校加一個不能騎摩托車這類的機動車進入學校的規定,也是能夠說得過去且很合理的事。

講台上的教導主任,是群演客串的。

這個群演不是彆人,正是這個學校真正的教導主任,為了準備這個角色,教導主任已經把台詞倒背如流。

開拍前,場記帶著教導主任進行走位,讓他明白到什麼位置該停頓,怎麼把台詞融入其中。

“萬老師,你等會不用緊張,記住這兩個點。你不要想著自己在演戲,也千萬彆看鏡頭,然後把這場戲當成你真的抓到了這三個犯了錯的學生,讓他們寫檢討。明白了嗎?”

其他三人都已經走過幾遍了,而且他們不需要太多的動作,反而是教導主任有些緊張,畢竟是人生頭一次。

所以,李少虹才會特意讓場記叮囑他一番,爭取這場戲一遍過,來個開門紅。

教導主任不停的在給自己心理暗示,然後看向寧歌和雷大頭的目光漸漸變得不友善起來。

“《想見你》第一幕一鏡,開始!”

場記板一打,拍攝正式開始,李少虹這次請的攝影指導是她自己的禦用攝影師,拍過《四十不惑》、《人間四月天》、《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等比較經典的電視劇。

今年剛四十歲的他還是年富力強的年紀,正統北電學院派出身,本科碩士都是在北電攝影係學長,做事很有章法,對色彩和明暗空間的變化很有敏感力。

第一場就是他掌鏡。

跟原本的電視劇不同,這裡的處理方式,不是先用遠景然後用搖鏡頭轉換敘事空間接推鏡頭變中近景描述主體人物,而是先用一個特寫,把教導主任罵人的氣勢囊括在內,然後鏡頭移動,用拉鏡頭緩緩後退,再把人物主體既三個主角,根據台詞喊到名字的次序依次納入鏡頭內。

然後機位退出教室,用一個全景把四個人全都納入同一空間,形成一種強弱關係的對比,接著,教導主任走出教室淡出。

由此,第一幕戲結束。

這樣做的好處,是強弱關係的對比明顯,衝突感更強,更加多的適用於節奏緊湊的電影畫麵當中。

至於跟原版的優劣,沒看到成片,寧歌也不清楚哪個更好。

但有點是肯定的,就是對教導主任的要求,肯定比原版更高。

教導主任已經完成了心裡預設,尤其是看到寧歌滿不在乎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

“檢討書好好寫!寫好才能回去,尤其是你,李子維!”

教導主任的聲音猛然拔高,“看看你現在是什麼樣子!嬉皮笑臉沒有一點學生樣!學校三令五申不準騎摩托車上學,你全都當成了耳旁風,再被我抓到下一次,就不是警告那麼簡單了。”

見寧歌低下頭,教導主任很滿意,又轉向了雷大頭,“彆以為沒說你,莫俊傑!再犯全都一視同仁。”

接著,他走向了景恬的座位,聲音一下子放輕了許多,語氣都變得溫柔了起來:“陳韻如,慢慢寫不用急。”

接著,他背著雙手,挺著大肚子走出教室。

“好!過了,萬老師表現得很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