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公司已經傳出,將在3月中旬公開拍賣一幅麵積隻有13825平方尺的地皮,這幅地皮位於金鐘紅棉道。
屆時,哪怕這份地皮小,但單價一定會炒得很高。
那麼聯邦大廈、國際大廈這樣地段更好,且已經是成品的商業樓麵,價格豈有不馬上漲一波的。
當然關於這種大型物業的交易,市場價隻是一個參考物,有人願意出很高的價格非常爽快買下,有人會一直砍價等待良機。
總之,賣得高就是本事。
郭誌仁連忙說道:“我們再加5000萬港幣,林生要不割愛,反正你也隻是炒賣著兩幢大廈,畢竟你已經在興建更高的優質大廈。”
拿著張玉良的賠款,他們也沒有不舍得的。
反倒是錯過購入兩幢中環大廈,永安和郭氏都有些後悔。
林正傑堅決的說道:“不好意思,這個沒得商量,也沒有談判的餘地。兩位不需要急迫,可以慢慢的等,說不定覺得它們值了,就想通了。”
郭誌權和郭誌仁隻能悻悻地離開,他們沒想到林正傑態度如此堅決,且沒有談判的餘地。
當然越是這樣,他們越是覺得香港樓價還要漲很高,這些持有物業的人都在‘持物待漲’。
回去的路上,郭誌權說道:“我們太小看了林正傑,他能把事業做得那麼大,肯定不會見小利而開眼的庸常之輩。所以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他還真是一定要25億的。”
原本以為,22.35億可以拿下,最多也就是22.85億。
如今,他們才發現低估了林正傑的胃口。
郭誌仁怒聲說道:“這個張玉良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也隻配欺負一下自己的嫂子。若不是他,我們也不會損失2億多。”
郭誌權說道:“我們未必要買,再看看!再等等!”
在他看來,林正傑也是在等待市場進一步升值,才敢喊出25億。
所以,他們也可以再看看市場,是否真的會有那麼火熱,特彆是商業地產。
實際上,永安集團也肯定拿不出25億的現金流,否則市值就不會才不到20億港幣了。
郭誌權、郭誌仁投資的勇氣,是來源於保險、銀行業的現金奶牛。
和新鴻基證券/財務的馮景禧談判――關於鐵行大廈的買賣,就非常的順利完成。雙方在三天內達成交易,泰富集團以4.08億港幣的價格,將鐵行大廈出售給新鴻基證券公司。
會議室,林正傑爽朗的說道:“馮生,兩年多前,我們同時有意購入這幢鐵行大廈,最終我們先一步和置地達成交易,也讓我們賺到了150%的利潤呢!”
馮景禧此時也心滿意足,對於林正傑的調侃,絲毫不在意的說道:“林生,你也是證券領域的高手,想必也明白股票在這幾年時間,漲的還不止這個數目呢!”
言下之意,他當初並沒有後悔,畢竟資金流入股市又賺到了。
林正傑當然知道,但他也知道――馮景禧買大廈和買股票,是不會衝突的,他也不敢將買大廈的錢去買入股票,因為‘七三股災’他虧得可不少。
“這倒是!不過我當年是買了大廈,馬上去抵押炒股!”
會議室響起一片笑聲。
很顯然,林正傑更勝一籌!
馮景禧也甘拜下風的說道:“林生領導的泰富集團,在短短的四年不到時間已經成為香港上市企業市值第十二名的大集團,自然手段更勝一籌。”
林正傑也適可而止的謙虛道:“哪裡哪裡,我最佩服馮生的經曆了這種堅韌不拔的品質,才是我該學習的。”
互吹一番後,雙方爽快的簽署好大名。
整個談判期間,沒有勾心鬥角,就是願者上鉤,公平買賣。
馮景禧也不會來試探――泰富集團為什麼要出售自己的總部大廈?
他自己都能告訴自己――泰富集團如今發展兩個大型地產商業項目,豈有如此輕鬆。
泰富集團出售鐵行大廈的消息,再次被媒體報道。
不過考慮到鐵行大廈隻是小型大廈,也就沒有多大影響力。
與此同時。
泰富集團的流動資金已經達到8億左右,而債務降低至20億港幣。
辦公室裡,林正傑在思考一個問題――今年怕是收購不了港燈。
很簡單,林正傑需要考慮‘一旦爆發收購戰,可能觸及全麵收購線’,這樣一來,有個規定‘必須以六個月最高的價格發起全麵收購’要遵守。
如果近六個月的最高價格很有誘惑力,那麼泰富集團就根本吃不下,容易遭到證監處的處罰等。
所以,後世很多全麵收購都爆發在暴跌後的六個月後,那麼就是在上漲的途中。在這兩種情況下,‘六個月最高股價’對小股東沒有誘惑力,那麼他們就不會出售股票,意味著全麵收購不成功。
這就是大股東希望看到的,因為用最少的錢,去控股公司,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港燈也適合這種考慮,港燈今年七八月市值可能高達70億港幣,若是觸碰全麵收購,泰富集團根本吃不下。
所以,泰富集團想收購港燈,就必須拖到明年。
但這樣一來,就和置地撞車了!
難怪,前世的置地在1982年4月發動‘破曉行動’,收購了港燈。
他們正是考慮到那些,才選擇那個時間。
林正傑陷入沉思,沒想到他最看重的資產,是如此難拿下。
他敢肯定,隻要是泰富集團先發起收購港燈,置地一定會加入反收購。因為在那個時候,置地正在勢不可擋。
不管了,先暗購一部分股份再說。
他喊來何方塘,交代道:“恒指一旦低於1500點,我們就繼續暗購港燈的股票,但一定不能打草驚蛇,哪怕是進展緩慢也無妨。”
何方塘內心一驚,因為老板這種安排,那一定是盯上某家公司了,才會選擇暗購。如果是投資股票,沒有如此小心翼翼。
港燈可是大企業啊,市值領先泰富3名,排名香港第九大上市公司。
“好,我明白老板的意思。”
林正傑擔心何方塘不夠明白,繼續說道:“機會很多,可能有七八個月時間,所以一點點的買。不要從機構手中買,要從散戶手中買。”
港燈屬於‘無主’之物,即大股東不是一個家族,也不是一個強大的公司,最大股東可能持有不到8%,而且是投資性質的。
“嗯”
一番交代後,林正傑才放下心來。
港燈他一定要爭,代價高一點也無妨,置地來爭,也得給打回去,哪怕是巔峰時的‘債王’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