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伊始,春節前的一周。
春節臨近,香港已經到處是農曆新年的元素,很多家庭都會選擇這個時候開始購置年貨。
雖然說,最近一兩年移民比較多,但香港整體結構不受影響,絕大多數還是決定留在香港,能移民的畢竟隻是極少數。
除此之外,內地向香港的移民也是香港人口的來源,而且很快海外又會有一股‘富豪回流潮’。因為華人移民海外,很難在當地展開事業上的發展,水土不服、當地排外等因素導致這種情況發生。
所以如果不是‘養老’,隻要還想做事業的,都會在這一兩年又會回流香港,後世有不少富豪都是在這一時期回流的;與此同時,東南亞的政治動蕩,也會導致東南亞華人富豪紛紛來港發展,並期望在合適的時候,回內地投資。
星期一。
上午,林正傑來到泰富集團上班。
他將會德豐集團交給袁天凡,所以他不需要經常去坐班,他的工作重心仍然是泰富集團。畢竟他不可能有分身之術,所以無論是港燈,還是會德豐,都交給了屬下去做。
地產事業也可以做得很大,林正傑的目標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將來不管經濟如何變化,泰富集團都能靠收租過上安穩的日子。當然,地產又可以延伸至酒店、基建等領域。
辦公室裡。
陳偉忠、唐仁堅兩位連忙而至,想必是地產上的工作彙報。
“老板,泰富集團中心動土的日子已經初步敲定,是3月21日,你的意思是?”陳偉忠說完,還遞上資料。
林正傑看著資料上,除了動土前的籌備工作事宜,還有風水師的堪輿報告。
“就這一天吧!照這個進度,怕是趕在了中銀大廈奠基前。”
“是的,據說中銀大廈是4月份奠基。他們1982年就拿到地皮,拖了快三年時間了。不是其它的原因,就是對香港前景的信心不足,其次是資金湊集的問題。”
聽到陳偉忠的談判,林正傑也認為很有道理。
香港中銀在1983年港幣跌至7.89的彙率後,還在市場上搶購美元,顯然他們也是一家企業,做的是企業做的事情,所以對香港的信心一開始也不是足的,擔心香港經濟崩潰。
正因為如此,中銀大廈拖了三年時間才開始動土。
“我們的資金呢,到位沒有?”
“已經到位,日本興業銀行打款很及時,後續資金相信也不會拖欠。”
整個泰富集團中心的造價,一共是15億港幣,其中建築費和稅費10.7億左右,全部由日本的銀行提供美元貸款。
隨即,大家聊了一下發展地產的工作,兩人才離開辦公室。
林正傑如今也會去地盤上視察,但頻率已經很低,畢竟他掌控的是整個集團係。
聯邦地產,是會德豐集團的‘孫公司’,置業信托的‘子公司’。
在泰富集團收購會德豐集團後,立即掌握會德豐集團、置業信托,但是聯邦地產的董事會卻一直沒有來得及變動。
但很快就迎來了改變,年前的一天,袁天凡以置業信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迅速召開聯邦地產的股東大會,重新選舉了董事會成員。
這一次,主要是清洗張氏家族的董事會成員,由於在聯邦地產中,張氏家族還有一些股份,所以保留了2個董事席位。
但接下來的董事會,張玉良才知道,林正傑對他的打壓才開始。
在聯邦地產的董事會上,袁天凡直接以董事局主席的身份說道:“港燈有意收購聯邦地產手中的10%國際城市股權,出價1.4港幣每股,總價4.2億港幣。”
張玉良一聽,連忙說道:“這不可能!當初,聯邦地產購入的成本價是1.6港幣每股,不能以低於這個價格出售。”
他在聯邦地產還擁有18%的股份,所以這也事關他的利益。
袁天凡很平靜的說道:“當初地產回落,聯邦地產卻以1.6港幣每股從張生你旗下的錦興置業購入這10%的國際城市集團股權。一眾小股東本身已經是怨聲載道,所以1.6港幣的價格,很明顯是不合理的價格,現在港燈也不可能給出這個價格。”
其餘剛當選的董事,紛紛點頭附和。
當初一開始,是張玉良的私人企業投資的國際城市集團,結果沒想到1982年地產回落,前途危機初現時,張玉良已經沒有信心。於是,他安排擁有大量現金流的聯邦地產,以每股1.6港幣買入10%國際城市集團的股權。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國際城市根本不值1.6港幣每股,所以此舉搞得聯邦地產的小股東怨聲載道。馬登當時也沒有在乎,因為他還可以順理其章成為國際城市集團的董事局主席。
如今,袁天凡作為會德豐集團總裁、置業信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他需要做的是——將聯邦地產和夏立文發展的資產儘快回籠之置業信托,這兩家企業逐步成為‘空殼上市公司’。
而此舉,也是林正傑示意下,將港燈擁有國際城市集團持股增至55%,徹底超過長實集團,然後掌控國際城市集團這個大肥肉。
張玉良頓時有些無地自容,很快也停止‘反抗’。
此時香港地產雖然回暖,但卻沒有明確的標誌性事件,所以1.4港幣的出價非常合理。
董事會,很快通過出售‘國際城市集團10%股權’的決定。
張玉良離開時,頓時有些狼狽,當年他將來兩座中環大廈和其它物業,兌換成會德豐集團的股票。如今呢,他得到的僅僅是十幾億資產。
而聯邦和國際大廈,巔峰時期的價值就高達二十多億港幣,簡直是虧大了。
當然張玉良家族還在香港擁有很多物業,僅僅是在百德新街,就擁有半條街的物業,差不多是時裝樓。在香港中環,亦還有兩幢大廈。
但無論怎麼說,張玉良得罪林正傑,將是他最後悔的一件事。
港燈的辦公室裡,林正傑也翻閱起港燈的財務資料。
去年港燈的盈利突破8億港幣,達到了8.8億港幣,正常性盈利的增幅,達到40%以上。
堪稱奇跡!
林正傑很快就明白,港燈較前世相比,業績有兩個突破:
第一,豐澤電器的業務多元化;
第二,數碼通的成立。
當然,較前世港燈也有盈利少的地方,那就是國際城市集團目前才出售6幢住宅大廈,沒有前世出售得多。這樣一來,港燈自然也分的利潤減少。
這樣一來,豐澤電器這兩年的發展,才是真正利潤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
港燈的現金流,也已經達到20億出頭,,是一個十足的現金企業。
所以今年的分紅,倒也可能會稍微多分一點點。
但考慮到港燈意圖收購加拿大的赫斯基,所以也得擁有充足的現金流。
當然,接下來港燈的地產業務將迎來暴漲,電力業務的盈利也會暴漲,可謂十足的現金流企業。
港燈行政總裁布魯加,來到林正傑的辦公室,恭敬的說道:“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