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一直不被父親重視,他覺得這是對自己最大的不信任。所以難免,他有些自暴自棄。
陶伯欣皺眉起來,兒子這句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不能坐以待斃,所以他馬上說道:“當務之急,是重估新加坡置地的資產值,這樣降低2.6新幣的誘惑力。你馬上去找一家審計事務所,評估我們的資產值,然後放出消息,記得高估。”
“好的”
事到如今,也隻能如此行事。
至於增持股份這種事,陶氏家族雖然不止這點財富,但其它的財富要麼是資產,短時間難以套現;要麼有一些現金流,但是他不願意高價購入新加坡置地的股票。
林正傑親自坐鎮新加坡,泰富集團發布正式公告後,他們便挨家挨戶的找上哪些手持新加坡置地的投資機構。
由於事前的工作很充分,所以哪家機構有多少新加坡置地股票,他們都算是比較熟悉。
這樣一來,直接上門求購,這些投資機構基本上都會售出手中的股票。道理再簡單不過,如果泰富集團放棄收購,他們手中的股票可能一兩年都漲不到2.6新幣每股。
新加坡的羅富齊父子公司,也算是一大助力,他們也幫著說服哪些投資機構,將手中的股票賣給泰富集團。
“林生,又有一家投資機構,售出他們手中的2.8%股權,如今我們已經手持23.5%的股權。”羅富齊父子的負責人菲利普,向林正傑彙報道。
“很好,再接再厲,我們爭取一個月時間完成收購。”林正傑滿意的說道。
這是一個既公開又隱匿的捕獵行動,公開的是,大家都知道泰富集團在進攻新加坡置地;隱匿的是,外麵的人不值得他們已經持有多少股票,進展如何。
此次收購的核心隻有三人,林正傑、何方塘、飛利浦,隻有他們三人知道具體的持股,其餘哪怕是內部工作人員也不知道他們具體的持股。
因為他們的收購不僅從市場上收購,而且也從投資機構上收購,是在雙管旗下。
陶伯欣有些焦慮,他不知道對手已經持有多少股權,此時他也明白林正傑的實力,絕不是他能抗衡的。
“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被彆人如此輕易而舉的拿下,股市真是一個雙刃劍!”他發出這樣的感歎。
“老板,聯合工業的總裁黃鴻年先生希望拜訪你,他正在外麵!”助理走進來彙報道。
陶伯欣有些意外,心想這位依靠資本運作起來的富二代,找自己有什麼事情?
對於他來說,還是看不起這種富二代的。
不過他還是說道:“請他進來吧!”
不一會,黃鴻年走進來,謙虛的說道:“陶老,晚輩黃鴻年,父親是黃奕聰。早就聽聞陶老是新加坡的商界傳奇”
一見麵,黃鴻年就非常推崇陶伯欣。
陶伯欣也比較吃這一套,上次林正傑誇獎他的時候,他更是有些洋洋得意的心境。
雖然他討厭黃鴻年這樣靠資本運作的富二代,但此時還是說道:“黃先生也不賴,可謂虎父無犬子,能自己打拚下如此成績,相信令父是非常高興的事情。”
他的兒子沒有什麼業績,所以此時也算是真心的。
見時機成熟,黃鴻年趁機說道:“聽聞最近香港財團在惡意收購新加坡置地,我們聯合工業願意助力陶老,聯合發起反收購。”
陶伯欣心中感歎,猛虎來了,狼也來了,不過他還是冷靜的說道:“怎麼個聯合法?”
如果能讓狼趕走猛虎,他又能製服狼,那麼還是可以考慮的。
黃鴻年說道:“由我們聯合工業在世麵上收購約30%的股權,加上陶老你手中的21%股權,這樣我們就宣布獲得勝利。收購之後,陶老你繼續做董事局主席,晚輩願意跟著你學習,做你手下的總經理。”
陶伯欣思索著利與弊,他當然知道黃鴻年也不安好心,但似乎這對他都沒有影響。不管是誰勝利,似乎都是炒過他的股權。
良久,他決定選擇和黃鴻年短暫合作!
“好.”
幾天後。
新加坡聯合工業和陶伯欣家族宣布,合組財團,並對新加坡置地發起反收購,溢價20%的價格,即每股2.72港幣每股。
一時間,精彩的戲碼加強起來,兩地媒體紛紛報道這一盛況。
而那些手持新加坡置地股票的股民,紛紛陷入狂喜!
“龍蛇大戰”媒體們紛紛用這個詞彙來形容。
誰是龍,誰是蛇,自然不言而喻。
作為華人首富,香港第一大財團,林正傑和泰富集團自然是過江猛龍。
當天,林正傑從香港趕到新加坡,他不能一直守在新加坡,所以安排好就會回香港。
好在香港島新加坡很久,一天往返都來得及。
在泰富集團的新加坡分布。
林正傑仔細聽取了何方塘、飛利浦的彙報,腦海裡思索著對策。
他沒有想到,聯合工業會插一手。
黃鴻年他是曉得的,前世就是牛人一個,在新加坡資本運作非常成功,九十年代又跑到內地,一下子打包了幾百家政府的企業,然後各種運作、重組,吹得很神話。
但資本運作隻能是一時的榮光,要想恒遠,唯有經營。
林正傑收購的企業很多,但每一個企業都被他發展得非常好,投資者讚他是‘點石成金’本領,這個才是關鍵。
“對於黃鴻年這種擅長資本運作的人來說,不需要取巧的方式,直接出一個他們出不起的價格吧!”林正傑果斷的說道。
如今,他們已經受夠了25%的股權。
這個持股比例比起黃鴻年和陶伯欣的合組財團,隻是微微領先。
與此同時,黃鴻年和新加坡的金融機構可能更熟悉。
所以現在,唯有海派收購方法。
收購的成本高一點無妨,林正傑後期有辦法從新加坡賺更多。
更重要的是,收購新加坡置地,是他打入新加坡商界的重要裡程碑。
“溢價40%,相信以聯合工業的實力,將不會再次出價。至於陶伯欣家族,他們本來就打算放棄的。”飛利浦建議道。
“那就溢價40%”
前麵25%的股權,平均溢價在15%,相當於代價是23億港幣;
後麵的26%股權,溢價在40%,相當於代價是29億港幣。
加起來,差不多是52億港幣收購成功!
整體的溢價,實際上也才25%。
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