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長春宮內正在布置迎接天師道長李宗演和太一道長簫全齡之事,大隊人馬突然出現在長春宮前。
領頭的除了十來個身著官服的朝廷命官,還有一隊披著紅色袈裟的僧人,奇怪的是另外還有十來個道人,其中幾個還一身繡金道袍。
他們身後跟著約二百名士兵。這支隊伍敲開宮門便直闖進來。正在大堂內安排任務的齊掌教等人聞訊大驚,急忙迎了出來。
雙方就在無極殿前的廣場上碰了麵。
鄭誌久長居京城,立即認出來領頭的是忽必烈的重臣,禦史中丞張文謙,其次是釋教總統合台薩,太常卿忽都於思等人。
那幾個道士就更令他吃驚了。為首那一臉白淨的中年道人正是天師道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
他左邊的黑須道人是真大道教長李德和,右邊的那個鄭誌久更熟,是京城的大道教玉虛宮主杜福春,還有一個是茅山上清派宗師蔣宗瑛。
毛道一的目光卻落在了張宗演身後的一個年輕人身上。那人年紀與自己相仿,身材修長,麵白如玉,與自己有幾分相似之處,但儀表更加溫瑩。
道一問師父他是誰,張誌仙搖搖頭。站在一旁的鄭誌久說,那是張天師十八歲的大兒子張與錄。
道一又掃視了一眼來的紅袍僧人。一眼認出為首的正是昨天站在太子真金身後的那個。他還是和昨天一樣目光如炬,雙手垂在袖中,一動不動。
禦史中丞張文謙已年過七十,身子似乎還很硬朗。他是從前忽必烈幕府裡主要謀臣之一,很受皇帝賞識。
隻見張文謙伸手對張宗演等人做了個手勢。張宗演,李德和,杜福春以及蔣宗瑛就帶著其餘道人走向全真眾人。
到了近前,互相一見禮,三言兩語之後事情便清楚了。
張宗演是在離開崇真萬壽宮時被截住的,而李德和更是昨晚還未入城便被截住,一起帶來長春宮。其他兩位也是糊裡糊塗就被帶來了。
張文謙見對麵眾道士已經站好隊,便展開手中一軸書卷,朗聲道:
“全真教齊真人,天師道張真人,大道教李真人,杜真人,上清蔣真人及眾道士聽旨。”
“長生天氣力裡,大福蔭護助裡,皇帝聖旨。齊真人為頭先生每根底,宣諭底聖旨。
馬兒年和尚先生們論經文,問倒先生每底,上頭十七個先生每根底教做和尚也。
已前屬和尚每底先生每占了的四百八十二處寺院內,二百三十七所寺院並田地水土產業,和尚根底回興也。
幺道,又先生每說謊做來的化胡經等文字,印版,教燒了者,石碑上有底,不揀什麼。
上頭寫著底文字有嗬,儘都毀壞了者。幺道來,...”
齊誌誠等人越聽越膽寒,聖旨先重申了一遍上回辯論後要求全真的三件事,即歸還爭議寺產,燒毀化胡經等道藏,以及佛陀老子孔子三像中,佛陀應居中放置。
然後說和尚指控全真教三項要求都沒做到。現在命令張文謙來負責燒毀一切被認為是偽作的道家藏經。
“齊誌誠接旨。”
齊掌教這一句說出,整個道院裡鴉雀無聲。
片刻後,隻聽一聲鐘響,張文謙道:“聖上體諒到在場道人都未參加過上次辯論,可能心中有所不服。特命微臣給予機會,今天讓你們和這些僧人再論一次,以判明各道經真偽。”
齊誌誠忙道:“謝主龍恩。”
眾道士互相看了一眼,心說皇帝還是公道的嘛。
正在這時,一個軍官跑來對張文謙耳語了幾句。張文謙立即命手下讓開一條路。
過了一會兒,隻見又有一小隊人馬開進廣場。為首者年約五十,高鼻深目,身高體胖。
鄭誌久吃了一驚。來的是中書省平章政事,名叫阿合馬。他出身胡商,因善於理財,為忽必烈解決了不少財政問題,因此得以節節高升,成了朝廷一線重臣。
阿合馬身旁也有一個紅袍藏僧,同樣身形高大,盛氣逼人。藏僧右手持一把藏地僧人慣用的銅製八股金剛杵,閃閃發光。
隨著他們進來的還有一輛馬車。
阿合馬見到張文謙後亮出一張紙給他看。
然後阿合馬大聲宣布:“現在皇上嘛有新的旨意,由我和張大人共同主持燒毀偽經。
來,眾道士,快把你們那些假經書搬出來吧。我這裡已經準備好了木炭。”
張文謙在一旁忙道:“阿合馬大人,皇上是讓他們先辯論,然後由我們來裁決輸贏。”
阿合馬一愣,把手一擺:“那好吧,讓他們快些辯論完,我們好早點開始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