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我是誰?我在哪兒?(2 / 2)

至於後來中華大好男兒怎麼成了大清那副德性,隻能怪一代代的腐儒,還有通古斯野人做的孽。

在大漢這數學也是一門顯學,大漢王朝的高官乾部張蒼、劉歆(後為讖諱之說改名“劉秀”)可都是知名數學家,在州郡級彆的省市領導裡麵,也是出了張衡、馬融、劉洪這樣的數學家。

在漢末數學界最為知名的有三個人,那就是鄭玄、蔡邕和劉洪。對,那位百科全書般精通書法、史學、詩賦、音樂的傳奇人物蔡邕,同樣也是一個數學家,他在數學上的成就是將圓周率π推算到了大於3.125(25/8)的地步。

當聽了陳棟的這番豪言壯語之後,鄭玄微微一笑,讓他想到了中年時的自己。

那個時候鄭玄拜入到馬融門下學習,可是馬融年近八旬,卻是有四百人追隨他學習。最後馬融便隻教導其中的少數精英,再有他們轉授給其他學生。鄭玄在馬融門下學習了三年,始終沒有見過馬融的麵。

後來有一次馬融做一道數學題解不出答案來,他的學生便推薦精於數學的鄭玄,而鄭玄也不負所托當場解開了這道數學題。此後鄭玄終於登堂入室,得到馬融的親自指導。而馬融也十分器重鄭玄,認定鄭玄會發揚光大自己的學問。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大漢的經學家們,也是非常很多流派的,古文經學、今文經學、公羊派、毛詩派什麼亂七八糟的,上一世陳棟根本就理不清楚這些學派的傳承,還是穿越後借助原主的記憶,這才弄懂了各家流派。

鄭玄雖然是當今天下的學術領袖,但他的“鄭學”也不能讓所有人心服,譬如說“厚顏無恥”的王朗王司徒便弄出一個“王學”,後來更是靠著孫女玩姬的裙帶關係,成為了天下顯學,將鄭學給擠了下去。

一個人被逼急了會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數學不會,不會就是不會。要是和陳棟討論經學,即便是鄭玄這樣的學問宗師,也不一定能夠說服陳棟。但數學就不一樣了,這玩意在鄭玄看來是存在客觀答案的,根本無法詭辯。

看著鄭玄來了興趣,劉備也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像是一個差生在老師提問了邊上一個尖子生後的那種釋然一樣。

“我這次其實是帶著三個學習成果過來的,想與康成公商討一番!其一便是割圓術,莊子有雲‘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這句話體現的是一種極限思想,使用極限思想解題不僅可以化難為易、形象直觀,而且可以通過這種思想的運用又能加深對極限概念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和麵積,會隨著多邊形變數的增多,越來越逼近圓周長和圓麵積!我求出圓內接正96邊形邊長和正192邊形的麵積,得到圓周率是三忽一四微;計算圓內接正3072邊形的麵積,計算出來的圓周率是三忽一四一六微。利用極限的思想還可以繼續求下去,隻是這個數值絕對不會離三忽一四微差太遠的!”

我是誰?我在哪兒?陳棟這番話的每個字,劉備都聽得懂,但是連起來卻聽不懂,直接讓他產生了一些深層次的哲學思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