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內,賈母、王夫人、邢夫人、鳳姐兒以及貞靜淡泊的俏寡婦李紈、元春皆然在此。
此時王夫人興致勃勃的與賈母等人擬元春的嫁妝單子。
一旁的邢夫人聽的是皺眉不已,似元春的嫁妝,宅子共五套,三進的三套,兩進的兩套,莊子兩處,田產十頃,光不動產就價值不菲,再加上那些名貴的木器家具,金銀首飾之類的,榮國公府大半座家業都要被搬走了。
然而邢夫人隻是個續弦,出身低微不說,且不討賈母喜愛,故而也不敢在賈母麵前過於放肆。
沉吟片刻,邢夫人唯唯諾諾的提醒道:“皇家那邊的彩禮也沒多少,咱們這般奢靡,怕是讓人閒嘴了去。”
王府在初定禮之時是送了東西過來,算是“彩禮”,也叫“納采禮”。
由於是天子賜婚,故而皆是內務府操辦,有定例可循,其“彩禮”相對於元春的嫁妝,顯得簡薄許多。
王夫人聞言眉頭一挑,手中捏著的佛珠也頓了下來,女兒家嫁妝的多少,直接決定其日後在婆家的地位,似元春這門親事,對象是北靜王府,若是不“厚嫁”,豈能讓元春在王府抬起頭來,故而擬定嫁妝時,她才會來賈母處,因為她心裡明白,榮國公府真正的好東西都在賈母手中。
很顯然,賈母亦是器重元春的婚事,故而大方許多,讓王夫人暢所欲言起來。
眼下邢夫人說什麼奢靡,無非就是覺著這動用的是榮國公府的財產,故而心有芥蒂,頗讓王夫人心中不快,隻是此時不宜開口,她隻能沉默不語。
賈母抬眸看了眼邢夫人,對於這位大兒媳婦的想法大致也是清楚,不由的開口訓道:“你懂什麼,大丫頭嫁進北靜王府,不單是二房的事情,是整個榮國公府,整個賈家的事情,小家子氣的,也不嫌丟人。”
對於賈家與北靜王府的聯姻,賈母心裡明白,這是關乎整個賈家的事情,旁的不說,初定禮當日來了多少超品侯爵、伯爵祝賀,其中雖有賈家的臉麵,但亦有北靜王府的臉麵。
而且以元春的出身,相對於王府實在不值一提,王爺那兒雖是沒什麼異樣,但難保北靜太妃那兒不會嫌棄,故而隻能從元春的嫁妝上做文章,表明榮國公府對其的器重,不至於讓人小覷了去。
邢夫人聞言頓時語噎,在賈母麵前,她也不敢反駁,而王夫人心裡則是欣喜起來,到底自家大丫頭給她漲臉麵。
眼見氣氛冷了下來,鳳姐兒笑盈盈的上前道:“老祖宗庫裡的那些個好東西,我瞧了也眼饞的很,眼下都給了大姐姐去,可見老祖宗有多心疼大姐姐,到底是金貴的公府小姐,當真是氣派。
哎,早就聽說姑媽出嫁的那份嫁妝讓人開了眼去,眼下依我來瞧,大姐姐這份也不差。”
其實不光邢夫人心疼,便是鳳姐兒也胸口疼,需知她可是大房的人,隻是這到底是老祖宗的意思,鳳姐兒即便是胸口疼也是無奈。
而且那些東西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並不全屬於榮國公府的家產,其大部分都是賈母當初嫁進榮國公府的嫁妝,想要將其給誰,那也是賈母自個決定的。
以目前的情形來看,即便賈母百年之後,那些家業大抵也是留給寶玉,故而鳳姐兒即便胸口疼,那也得受著。
一聽這話,王夫人心裡就更加暢快起來,鳳姐兒口中的姑媽,正是黛玉之母賈敏,需知當初賈敏出嫁,那風光的場景,令王夫人耿耿於懷,可眼下,她的女兒不遑多讓,也算是出了口鬱悶氣。
賈母聞言倒也沒說什麼,當初賈敏甚是得他們喜愛,出嫁之時,不知風光多少倍,眼下元春出嫁,其雖是算不上是真正的公府小姐,但是她嫁的是北靜王府,不可同日而語。
一旁的元春抿了抿唇,對著賈母開口道:“祖母,孫女也覺得多了些。”
雖說元春知道嫁妝代表體麵,可是也沒想著把娘家搜刮空來。
王夫人聞言麵色不變,可心中頓時急了,彆叫賈母改了主意。
賈母並未聽從元春的話,搖了搖頭,開口道:“大丫頭,這些你不用理會,日後嫁進王府,好生過好自個的日子。”
賈母並未提幫扶賈家之事,因為隻要元春在王府站住腳跟,旁的也就順其自然起來。
說著,賈母看向王夫人,詢問道:“政兒媳婦,陪房之人要選的精細一些,彆讓人瞧了笑話。”
所謂陪房者,舊時姑娘出閣嫁到婆家,一切陌生,故而要從娘家帶一位媳婦照料扶持,其中包括教導指引家務、禮數種種關係等,也是小姐的“保護者”,就如同王夫人從娘家帶過來的奴才周瑞一家子。
當然,越是豪門顯貴,其內越是越是複雜,陪房種類不僅如此,亦有單身的丫頭,這種叫陪房丫頭,而像探春那般的就是陪嫁媵侍,各人職責不同。
王夫人聞言笑應道:“老太太放心,媳婦知道了。”
賈母輕輕頜首,複不再多言,畢竟她清楚元春是王夫人的親骨肉,自然會上心的很,她也隻是提醒一句罷了。
王夫人沉吟一聲,旋即看向元春,開口道:“說起來大丫頭身邊也就抱琴和一個小丫頭在伺候,這倒是不適合,這樣吧,待會我把身邊兩個調教好的丫頭給你送去。”
作為未來的王妃,身邊就一兩個丫鬟,顯得沒個體麵。
元春聞言玉頰微醺,眼下都是在說她出嫁的事情,難免有些羞澀,聽見王夫人要送她丫鬟,本想拒絕,隻是想著王夫人言之有理,倒也沒再多言。
這時賈母補充道:“政兒媳婦,彆忘了三丫頭那兒。”
探春雖是陪嫁媵侍,但也是正兒八經貴妾之流,理當按正經的小姐對待。
按耐不住寂寞的鳳姐兒聞言大包大攬道:“老祖宗,三丫頭那兒交給我了,定尋些襯心的小丫頭過去.”
PS:關於陪嫁丫頭的人選,大家有什麼想法,不妨討論一二,給作者一些建議,不過要符合邏輯。
另外今天就一章,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