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陳府之行(1 / 2)

鑒於是以官家的名義前去慰問宰相陳執中,趙暘此行有專門的儀仗,除那位李姓的上禦藥供領十名藥童,另有內殿崇班袁正領二十名禦帶器械,由後者騎馬在前頭開路,趙暘與李供奉各乘一輛馬車,徐徐朝陳府而去。

大概閒著也是閒著,在前去陳府的途中,同乘一輛馬車的範純仁向趙暘講述起這支陳氏的家世。

據範純仁所言,這支陳氏相傳乃漢太丘陳寔之後,但因年代久遠,難以考據。

但不能否認,陳氏亦是近幾十年來名聲顯赫的家族,曆經太宗、真宗兩朝,官至宰相。

因功勞卓著,陳恕的長子陳淳早年便得蔭補出登仕途,任太祝、滁州司馬,但因少時缺乏管教,放縱成性,最終因貪財枉法下獄。

等到陳恕過世,次子陳執中也得蔭補登上仕途,先入秘書省、再遷衛尉寺丞,步步高升,曆經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最終以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的權職拜相,監管國政與軍政。

相較之下,他三個弟弟陳執古、陳執方、陳執禮,雖仕途不及二哥,但也官至六、七品。

莫以為六、七品的官位不高,要知道宋代官製的特點是“位低權重”,比如錢明逸的權知開封府事,它實際上才五品,宰相、樞密使、參知政事,實際也就三、四品——至於一、二品,那好比是預留的加封,除非功績顯赫,否則一般人得不到。

不誇張地說,陳氏亦是名門望族,相較被稱為“二宋”的宋庠、宋祁兄弟,家世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論及名聲,陳氏卻不及“二宋”,這固然是因為陳執中這些年來謹言慎行,更主要的欠缺文采,在文采這塊上遠不如宋庠、宋祁兄弟。

“他與令尊關係如何?”趙暘好奇地問道。

範純仁猶豫道:“談不上好與不好,但據我所知,兩家應該也無甚來往。”

趙暘又問道:“他可支持令尊推行的新政?”

範純仁苦笑道:“這我就更不知了……昔日家父主持新政時,我還在吳縣……不過,我倒也不曾聽說陳相公有阻擾此事……”

“嗯。”趙暘點點頭,心中大致也明白了陳執中的政治立場。

以他估計,陳執中應該是“偏反對的中立派”,跟呂夷簡的後人差不多,即從個人、家族利害考慮並不支持變法,但也不至於像反對派那樣做出激烈的反抗。

思忖間,車隊已經到了陳府門前。

袁崇班派人去叫門,而王中正則提醒趙暘:“員外郎、範小官人,陳府到了。”

趙暘下了馬車,抬頭看向眼前這座府邸,隨即將目光投向府門上方的匾額,隻見匾額上簡單寫著兩個字:陳府。

不多時,府門打開半扇,一名仆從向外探了一眼,吃了一驚道:“諸……我家郎君抱恙,恕不能待客。”

袁崇班也不解釋,上前道:“聽聞陳相公抱恙,官家特派我等前來探問,快去通報吧。”

那仆人連忙轉身去稟告,大概過了一盞茶工夫,一名老婦攜一名年輕人攜若乾仆從前來迎接,拜謝皇恩。

正是陳執中的妻子謝氏及孫子陳宴。

等袁崇班將事情大致一說,趙暘適時地走上前,恭敬道:“前幾日在殿上,在下不慎冒犯到陳相公,今日奉官家之命,特來向陳相公賠禮道歉。”

謝氏驚異地打量趙暘,隨即囑咐孫兒道:“孫兒,你去看看你翁翁可是醒了?”

隻見那名為陳宴的年輕人用複雜的目光看了幾眼趙暘,默不作聲地轉身進府。

看到祖孫二人的態度,趙暘大概也猜到陳執中應該已將當日之事告知家人。

“先請進府吧。”

老夫人微笑著將眾人請入府內,請到前院的主屋。

趙暘好奇地打量著沿途的建築,嘖嘖稱讚。

他忍不住問範純仁道:“這樣一座府邸,大概要多少錢?”

範純仁微微搖頭,正要說話,就聽在前麵引路的老夫人神色有異道:“這是老人公身前留下的……”

“哦哦。”

趙暘點點頭,朝範純仁做了一個尷尬的表情,不好再多說什麼,免得再讓人誤會。

範純仁忍著笑,頗有些羨慕地打量四周。

雖說不知具體,但以他估算,這座宅邸估計得幾千萬錢,反正不是他父子買得起的。

一路來到前院的主屋,老夫人請眾人就座,又吩咐人奉上茶水。

趙暘也不著急。

也得給陳家準備的時間對不對?

若就這麼風風火火地闖進去,萬一撞見身體安康的陳執中,那雙方多得尷尬?

於是他喝著茶水,耐著性子等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