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真相重要。”
方孝孺脫口而出,然後才反應過來,又震驚的道:
“你看過楚國的史書?”
陳景恪點點頭:“有幸看到過。”
方孝孺追問道:“書在哪,可否帶我看一看?”
陳景恪搖搖頭:“我答應過彆人,不向外透漏此事。”
方孝孺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竹書紀年是盜墓賊挖出來的,那這部楚國史書大概也是如此。
而且極有可能是挖掘的還是楚國王室墓穴。
這是死罪,不願意透漏身份也正常。
可無法看到實物,他又如何能相信陳景恪所言真假?
陳景恪自然也知道他的想法,心下也很是無奈。
他說的楚國史書就是《清華簡》,前世兩千年後才出現,他上哪給方孝孺找去。
這套竹簡首次露麵是2006年,香江一家拍賣行上。
水木大學的校長得知後,就組了個飯局,找來幾人討論這份竹簡。
最後由水木大學的校友買下,捐贈給了學校。
也因此,這一套竹簡被命名為《清華簡》。
根據文字內容可知,這是楚國史書,應當是楚國古墓出土。
但具體是哪座墓,誰都不知道。
有句話說得好,孤證不立。
如果隻有《清華簡》一部史書,大家還能懷疑它的真實性。
事實上《竹書紀年》也因此備受質疑。
現在兩本書相互印證,確定了它們的真實性。
也為竹書紀年洗清了冤屈。
前世陳景恪還一度以為,這倆名字指的是同一本書。
後來上網搜了一下才知道,這是兩部不同的史書。
他還發現,不少人拿著這兩部書,去指責司馬遷的《史記》。
說他篡改曆史欺騙後人,人品實在敗壞至極。
陳景恪覺得,這還真有點冤枉司馬遷了。
始皇帝為了統一人心,收繳天下史書,很大一部分被焚毀。
然後項羽一把火,將秦皇宮的藏書,燒了個乾乾淨淨。
至此先秦史,尤其是遠古史,徹底成了謎。
司馬遷走訪全國,翻找各種資料,整理編寫出了《史記》。
因為缺少足夠的文字資料,很多都是口口相傳,出現失真的情況很正常。
是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司馬遷再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整理,離曆史原貌就更遠了。
但最起碼的人物和事件,他都記錄的很清楚。
史記上的帝王世係表,也基本符合史實。
他的《史記》讓後人知道,在某個時間段出現了某個人,發生了某件事情。
不至於讓我們的遠古史成為空白。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古墓出土的史書,我們從哪獲取遠古史料信息呢?
所以,不能對司馬遷要求太過苛刻,他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所有。
陳景恪知道,空口白牙無法說服方孝孺。
所以,也沒有想過要說服他。
他說這麼多,其實另有目的。
“你推崇周禮,難道周禮就真的那麼好嗎?”
方孝孺反問道:“難道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