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你的心真臟啊(2 / 2)

說好的三年一輪換,結果安西軍一去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

帝國計劃注定了大明將來會在更遙遠的地方駐軍。

讓這些軍隊三年一輪換是不現實的。

乾脆一次性服役十年,還特賜七等勳騎尉。

就是要用高官厚祿,吸引將士們主動去外地任職。

還有服役年齡達到十年,沒有被提拔,沒有獲得勳位,依然是個普通士兵的,也可以退役。

這麼長時間都沒立功,要麼是得罪人了,要麼是不合適。

不論是哪一種,再讓他留在軍中都是折磨,退役是最好的選擇。

還有一些其它方麵的標準,如果達到也可以退役,不過總的來說就這幾種。

退役之後也不是離開軍隊序列了,而是轉入預備役。

如果是軍官,還有機會轉入地方擔任捕快、緝盜,或者加入稅務稽查司、海關稽查等部門。

總之,這一套軍製相當的完善。

至少在陳景恪看來如此。

和現代軍製比起來自然是遠遠不如,可在古代,這玩意兒絕對是劃時代的。

朱元璋翻看之後,當即就批準施行。

而且這一次他並未將這個功勞讓給朱標,而是以自己的名義來實施的。

至於原因,自然是為了用最快的速度完成軍製變革。

朱元璋怕朱標誤會,親自解釋道:

“這已經是大明第三次軍製變革了,且動作還如此之大,必然會引起人心動蕩。”

“一個不好,還有可能會引起軍隊不穩。”

“你行事過於穩重,手段又太溫和,我怕百官會陽奉陰違。”

“你爹我凶名在外,有我來主持革新,定然沒人敢亂動。”

朱標也明白這個道理,自然不會因此產生什麼誤會。

而且他也很清楚,這次軍製改革速度必須要快,耽擱的時間長了恐怕會生出變數。

想要又快又穩的完成軍製改革,隻有老朱能做到。

——

當消失半年的朱元璋,突然出現在朝堂上,引起的震動有多大可想而知。

看到那張棱角分明的臉龐,感受著如刀鋒一般的目光從自己身上掃過。

那一刻,群臣重新回憶起了被洪武大帝支配的恐懼。

朱元璋很滿意這個效果,但他並沒有和大家敘舊,而是寒聲道:

“咱很生氣。”

群臣忍不住打了個哆嗦:“臣等有罪。”

“太子是要大明休養生息,不是讓你們懈怠偷懶。”

“好好的政令,一日能完成的,你們能拖到三日五日。”

“一次能解決的事情,故意拖延,非要周轉十次八次才肯完成。”

“以為咱什麼都不知道是嗎?”

群眾弓著腰,頭垂的一個比一個低,不少人冷汗直冒。

“咱隻是休息幾日,不是死了。”

“嘩……”群臣齊刷刷的跪下:“陛下息怒。”

朱雄英翻了個白眼,這老頭真會裝腔作勢。

陳景恪假裝沒有看到,悄悄往旁邊的柱子後麵挪了挪。

大家都跪了你不跪,太突兀了,還是躲一躲的好。

不過心中卻連連感慨,什麼叫牌麵?

這就是。

隻是幾句話,就把群臣嚇的瑟瑟發抖。

還好,朱元璋隻是嚇唬一下大家,並沒有抓典型殺雞儆猴。

即便如此,也把群臣嚇的夠嗆。

連連表示,以後一定儘心儘力工作,不敢有一絲懈怠。

朱元璋這才順坡下驢,將此事揭過。

之後他就宣布了軍製改革之事。

並讓人拿來幾套新軍製,給百官傳閱。

群臣很驚訝,竟然又要對軍製做改革?

這玩意兒也能隨便改的嗎?

等看完具體的內容,更是感到震驚。

太多了,主要是太全麵了。

而且很多製度可謂是聞所未聞。

眾人馬上就想起前段時間發生的事情,皇帝和太子突然召見軍方大佬。

然後徐達等人就變得神神秘秘的,每天都窩在五軍都督府。

本來大家還好奇他們在做什麼,現在答案揭曉了。

肯定是弄這些新製度去了。

然後很多反應快的,目光開始在人群裡尋找陳景恪的身影。

傳聞大明近些年的國策,基本都是出自他的手,而最近他也頻繁出入五軍都督府。

這一切無不證明,傳聞具有很大的真實性。

就算不是全部出自他的手,也必然參與了這些改革。

十幾歲的少年,能參與到這樣的國家大事,妖孽啊。

難怪徐達、馮勝這些人,與他平等論交。

有這樣的能力,誰敢輕視他?

這一刻,陳景恪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再次提升了好幾個台階。

等眾人差不多看過新軍製,朱元璋問道:

“諸卿可有不同意見?”

群臣鴉雀無聲。

不同意見?

我有啊,可是我不敢說啊。

朱元璋見無人回答,就又問了一遍:“不說話,莫非是不同意?”

群臣再也不敢保持沉默,硬著頭皮道:

“臣等無異議。”

於是,本應該引起群臣激烈反應,乃至反對的軍製大革新,就這樣全票通過了。

“半年,咱隻給伱們半年時間,必須完成軍製革新。”

“如果讓咱知道誰陽奉陰違阻撓變革,休怪咱不留情麵。”

“是。”群臣齊聲回道。

這還不算完,為了配合本次軍製改革,朱元璋還將心腹大將派往各地坐鎮。

馮勝去了應天坐鎮;傅有德去了川蜀,順便負責掃平當地南蠻作亂。

湯和去了兩湖坐鎮;晉王朱棡還在半道,就被命令返回江西大本營坐鎮。

延安侯唐勝宗坐鎮陝西;吉安侯陸仲亨鎮山東……

天下各地,都有軍中大將坐鎮,確保軍製改革平穩進行。

而這一連串的人事任命,也凸顯出朱元璋對此次改革的重視。

讓群臣不敢生出一絲懈怠之心。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