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社會模型(2 / 2)

陳景恪之前的種種政策,都可以歸類到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是最有希望達成的,而一旦第一個階段完成,就會給執政者更大的信心。

讓他們有更大的動力去追求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包括醫療、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精神文化熏陶等。

就古代來說,這也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陳景恪不點科技樹,至少需要數百年才能實現。

方孝孺就認為,這一點很難實現。

不過他總體上是樂觀的,再難總歸是有一條清晰的道路可以走。

執政者順著這條路慢慢的前行就可以了。

一代人不行就兩代人,總歸是會離目標越來越近的。

第三階段是物資充裕、精神富足。

事實上,方孝孺認為這已經是大同世界了。

因為從有曆史記載至今,從未有過這樣的時期。

但陳景恪知道,這個階段其實也是可以達成的。

如果非要用前世來類比,這個階段有點類似於xk社會。

確實很難,但隻要發展生產力,早晚有一天能達到。

所以,在他的堅持下,這個階段並沒有被命名為大同世界。

他將大同世界放在了第四個階段。

而且他對大同世界的描寫,也沒有采用儒家的原文,而是用了《易經》中的一句話: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對此,方孝孺沒有說話,而是豎起了大拇指。

絕了。

――

社會模型建好之後,剩下的就是圍繞模型構建思想體係和執政體係了。

執政體係並不著急,這玩意兒是不固定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可以等到思想體係搭建完成,再根據大明的情況設置。

他們先進行的是前者。

而方孝孺也終於見到了大同世界的全貌。

即便早就有所準備,也不禁為其的宏大感到震驚。

先是從曆史唯物主義的角度,講述了華夏的曆史發展階段。

以及各個曆史階段的情況,產生這些情況的現實因素。

在此基礎上,解釋了國家、法律、朝廷、人民、軍隊等等的概念。

並詳細論述了他們的權力和義務。

很多解釋,讓方孝孺耳目一新。

比如法治思想。

他試探的問道:“我記得,韓國公近兩年一直在研究法治思想。”

陳景恪自得的道:“就是我啟發的,不過他的法治思想與我的有所不同。”

李善長畢竟是古典法家門徒,他的法治是對法家思想的重新解析,隻是比較偏向於律法這一塊。

可以說,他的法治思想,已經和陳景恪最初提到的法治關係不大了。

而陳景恪的法治,就單純是從律法角度出發去定義的。

對此,方孝孺並未感到意外。

他就是在陳景恪的引導下,才進入唯物學殿堂的。

李善長在他的指引下,弄出法治思想是很正常的。

但也有很多解釋,讓方孝孺感到心驚肉跳。

比如軍隊,非一家一人之軍隊,而是萬民的軍隊。

軍隊來自於人民,責任和義務是維護國家安全,保護天下萬民。

至於效忠天子,對不起,沒有寫。

但陳景恪又不是鐵頭娃,自然不會作死。

他在後麵補了幾句,君主是國家領袖,是國家意誌的體現。

擁有對軍隊的絕對統治權。

而軍隊要保持純潔性,必須直接歸君主統治,其餘人不得染指。

但即便如此,也有點大逆不道了。

皇帝不追究倒還無所謂,要是追究起來,少不了斷頭台走一遭。

方孝孺一方麵感歎於陳景恪的膽量;另一方麵也為朱元璋和朱標對他的包容,感到不可思議。

事實上他卻不知道,陳景恪也是通過一件件事情,一步步取得朱元璋的信任的。

當然,最根本原因還是他從未否定皇權。

反而在某種程度上,論證了皇權存在的必要性。

畢竟,國家總是需要一個最高統治機構的,而機構又需要一個最高領袖。

除了皇帝,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至少目前沒有,不是嗎。

至於以後會不會有,那是以後的事情。

非但如此,他還將皇帝的利益和萬民的利益聯係在了一起。

皇權想長久存在,就必須保證萬民的利益。

而萬民力量弱小,需要有一個強者來帶領他們保護自己的利益。

隻有皇權才能做到這一點。

這個理論在二十一世紀看來,相當的扯淡。

皇帝就是最大的剝削者,怎麼可能真的會去保護萬民的利益?

然而在當時,確實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這種思想可是被所有人認可的。

王朝想要長久,就必須保證民的利益。

隻不過,在不同的時期‘民’所指的群體不同罷了。

但在明朝,民指的就是天下眾生,不是某一個特定群體。

陳景恪利用這一點,在這句話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拓展。

最終將皇權和百姓的利益聯係在一起。

隻要皇帝相信了這一點,剩下的事情就簡單的多了。

朱元璋是否相信,陳景恪不敢確定。

但他敢肯定,朱標和朱雄英是信的。

――

這些大的框架,有的陳景恪自己已經完成了論證,有些限於閱曆不夠無法完整的論證。

尤其是很多論證,和華夏傳統思想融合不夠完美。

找方孝孺過來,就是希望能獲得他的幫助,完成最後的論證工作。

不要小看了這一點,很多時候框架再好,論證不完美也沒什麼用處。

方孝孺已經徹底被陳景恪的宏大思想體係所吸引。

對此自然是欣然同意。

於是兩人就摒棄外界影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大同思想的論證中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