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方孝孺越想越覺得這個劃分實在太精妙了。
“妙,實在太妙了。僅僅是這套需求理論,就足以讓景恪在思想界占據一席之地。”
“如此精妙的理論,竟然隻是大同思想的一部分,現在我對它的全貌更加好奇了。”
從目前透露出來的內容可以看出,大同思想並不是單純的儒家學問。
大同本身來源於儒家。
代天行道,用的是道家思想。
需求理論明顯是管子的思想,而管子是法家代表。
僅僅隻是局部框架,就應用了儒墨法道四大顯學中的三家。
整套體係涵蓋的學說定然更廣。
如果這個猜測是真的,那大同思想可以說就是華夏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難怪以陳景恪的才學,都進行的如此艱難。
想到這裡,以方孝孺的心性修養,也忍不住激動起來。
這堪稱是百家爭鳴以來,最瘋狂的舉動。
如果能成功,華夏思想界將從此進入另一個篇章。
而大同思想,就是分界線。
現在自己有幸能目睹它的誕生,甚至有機會參與其中,如何能不讓他興奮。
陳景恪並不知道他在想什麼,見他忽然如此激動,還有些莫名其妙。
需求層次理論確實很有道理,可真論起來,《管子?牧民》篇早就有相似的思想了。
這套理論不過是將其單獨抽出來細化了而已,不至於讓你高興成這個樣子吧?
不過他也沒有深究的打算,激動就激動唄,恰恰說明我弄的還不賴。
“彆光說好的,提點建議啊。”
方孝孺仔細回想了管子的思想,才開口說道:
“我想到了朝廷的人才吸引計劃。”
“管子曰: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
“你的需求理論,也與此言暗合。”
“大明能滿足生存和安全的需求,就可以吸引四方蠻夷來投。”
“再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則四夷人才必蜂擁而至。”
果然屁股會影響腦袋,他除了唯物學,還有個任務就是執行朝鮮人才掠奪計劃。
聽到需求理論,首先想到的就是在人才計劃方麵的應用。
陳景恪搖搖頭,說道:“這都是附帶效果,咱們說回本身。”
“我的想法是,按照需求層次理論設置階段性目標,你以為是否可行?”
方孝孺思索片刻,問道:“前三重需求我能理解,最後一重也能明白。”
“唯獨第四重尊重需求,我還不甚了解,需要你更具體的講一講才行。”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確實是我沒有說清楚,尊重包括被人尊重,和尊重他人。”
“表麵看是互相尊重,實則是在物資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得到滿足後,精神升華的一種全民高素質體現……”
“等等。”方孝孺打斷他,問道:“精神需求指的是什麼?”
陳景恪解釋道:“被尊重就是一種精神需求,欣賞音樂、故事、讀書等等也是精神需求……”
方孝孺若有所思的道:“這是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不對,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應該是社交需求。”
說到這裡,他問道:“社交需求,也算是精神需求吧?”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單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群生活才能活的更好。”
“所以社交具有生存屬性。”
“但如果沒有社交,人會感到孤獨,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又具備精神需求屬性。”
方孝孺說道:“也就是說,社交需求同時具備生存和精神雙重需求,是兩者的過度階段。”
一二重是生存需求,四五重是精神需求。
第三重處在中間,又同時兼具兩重屬性,確實可以看做是分水嶺。
陳景恪說道:“更準確的說,是交叉階段。”
方孝孺繼續說道:“社交是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尊重需求可以看做是中級精神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則是高級精神需求。”
“這麼劃分,沒有問題吧?”
陳景恪點點頭,這麼劃分也沒有問題。
方孝孺說道:“如此,我就可以回答你方才的那個問題了。”
“以需求層次理論來建立階段性社會模型,是可行的。”
“不過設置成五個階段太多太繁瑣了。”
“比如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完全可以視作一體的。”
陳景恪頷首道:“所以我準備將其分成兩個階段,一二三為初級階段,四五為大同世界。”
這其實是借鑒了前世xk社會和gc社會的思路。
哪知方孝孺卻直接否定道:“不妥不妥。”
陳景恪大為意外,問道:“哪裡不妥?”
方孝孺說道:“我認為這樣劃分還是太簡單粗暴。”
“按照你的劃分方法,兩個階段分彆為,解決生存問題階段和解決精神需求階段。”
“醫療也是生存需要,放在第一個階段裡明顯不合適。”
“放在第二個階段,它又不符合設定。”
“我以為,應該將五個階段徹底拆分打亂,按照實際情況重新劃分。”
“而且四不應該和五放在一起。”
“四雖然很難達成,但總歸是有點希望。”
“而五隻能作為個人的需求,沒辦法作為全人類共同的需求。”
陳景恪陷入了沉思,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確實很有道理。
自己還是有點想當然了,前世醫療其實被放在了第二階段。
可是在這個年代,連權貴都不一定能接受良好的醫療保護,更何況是普通百姓?
將它放在第二重明顯不合適……
說白了,現階段實現醫療體係全覆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將它作為第一階段,難度太高了。
關於第二點,四和五也確實不能放在一起。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物資必然會越來越豐富,學問必將普及。
到時候欣賞音樂、小說、影視劇等等,都將全民化。
也就是說,一二三四重需求是可以全民化的。
但自我理想實現,也就是三不朽,注定了隻能是少數人類精英才能去追求的。
而且即便是在大多數人都餓肚子的情況下,依然有少數人能追求三不朽。
將它列為全人類共同的高級追求,確實不現實。
社會模型,是廣大人民群眾一起參與建設的。
自我實現就太個人化了,不可能全民參與。
所以,它可以作為人類需求層次的最高追求,卻不能放在社會模型裡麵去。
想到這裡,他豁然開朗,自己之前陷入誤區了。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太想當然了。”
有了這個共識,兩人接下來就將四重需求進行了拆分重組,很快就搭建好了階段性社會模型。第一階段就是滿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有飯吃有衣穿,能在一定範圍內進行社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