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動亂的消息傳入大明,朝野為之沸騰。
誰都沒有想到,在大明蒸蒸日上的今天,竟然還能發生這樣的慘劇。
大明周報用頭版頭條來報道了此事。
這也是自創刊以來,頭版頭條首次刊登皇家三人組以外的信息。
由此可見,這件事情帶來的震撼有多大。
此事也很快就傳開,成為時下最熱門的話題。
不過對於此事的看法,卻呈現了兩極分化。
一部分人認為,大明必須出兵懲戒土著。
不過同樣是出兵,理由卻不一樣。
有人是從國家尊嚴的角度來說的,漢人是華夏正統,大明自詡為正統。
土著屠殺漢人就是打大明的臉,大明必須要出兵維護自己的尊嚴。
還有人則是從同族的角度來考慮的,
沒什麼可說的,同族被屠殺,必須出兵報仇。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有人認為應該出兵,自然就有人反對出兵。
他們也分為兩種不同的聲音。
一種認為,大明正休養生息,不能輕易掉入戰爭泥潭。
這麼多年,朝廷始終未能解決西南和雲南的蠻夷問題。
南洋勢力眾多,這要打到哪年哪月去?
按照以往的處置辦法,朝廷下旨申斥就完事了。
等將來有機會,再慢慢收拾他們也行。
還有一部分極端保守派,則認為南洋漢人背祖棄宗,自願與蠻夷為伍,被殺了也是活該。
看以後還有誰敢離開華夏大地。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的不可開交。
不過大多數人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萬裡外的一群人被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還不如想想今晚吃什麼呢。
陳景恪一直在關注朝野對此事的看法,對於這些人的冷漠,非常的無奈。
還是缺少族群認同啊。
不過他也知道,這是難以避免的。
彆說是現在,前世民族主義盛行,依然有大把的人沒有民族概念。
有些人是因為缺少教育,以至於族群概念不深。
有些人則恰恰相反,正因為書讀的太多,自以為掌握了真理,開始否定民族概念。
大明的情況沒有那麼複雜,純屬宣傳教育不到位。
“任重而道遠啊。”
朱雄英疑惑的道:“什麼任重而道遠?”
陳景恪簡單的說了一下自己的發現。
朱雄英倒覺得很正常:“嗐,全民推廣華夏概念才幾年,能有現在的成果已經不錯了。”
“你不是經常說欲速則不達嗎,怎麼比我還著急起來了。”
陳景恪苦笑道:“這麼多人被殺,我能不著急嗎,我恨不得一步功成。”
朱雄英聳聳肩,說道:“那你想去吧……對了,我爹宣布廢朝三日,並頒布罪己詔。”
“還讓我代他祭天祭祖……你覺得這樣做夠不夠?”
陳景恪點點頭,說道:“可以,不過罪己詔的措辭考究一點,重點強調一下族群的概念。”
“再找人寫一些族群相關的文章……”
“讓大明周報出一期加刊,專門刊登罪己詔和這些文章。”
“我們要趁此機會,告訴天下人何為族群,應該如何對待族群問題。”
“同時也要告訴天下人,為何大明是華夏正統。”
古代是沒有族群概念的,至少華夏這一塊,族群意識非常薄弱。
強調族群有什麼意義,對大家有什麼好處嗎?
所謂族群,有吃的重要嗎?
這也是數年的宣傳,效果並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今天陳景恪就要借著這次機會,告訴天下人何為族群。
就在大家為南洋的事情爭論不休的時候,突然宮中傳出消息。
陛下聞聽子民被殺,悲戚不已。
聽到這個消息,激進派頓時就高興了。
看陛下這態度,是要打啊。
保守派卻憂心忡忡,陛下可千萬不要衝動啊。
雙方不約而同的做好了準備,明天早朝一定要好好勸說陛下。
隻不過一方是勸出兵,另一方是勸不要出兵。
隻是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第二日早朝,朱標眼睛紅腫,談起南洋之事悲痛欲絕。
不停的自責:“大明子民被殘害,是朕之過也。”
“朕對不起天下萬民,對不起枉死的百姓,朕……枉為天子也。”
聞聽此言,保守派一邊站出來勸說皇帝節哀,一邊默默地將奏疏都塞進了袖子裡。
這還勸個啥,算了,愛咋咋滴吧。
激進派則興奮不已,義憤填膺的說道:
“君辱臣死,請陛下下令征討不臣。”
朱標並沒有當場做出決定,卻下旨輟朝三日,並下罪己詔,同時還命皇太子向昊天和祖宗請罪。
罪己詔?
聽到這個決定,保守派和激進派都震驚了。
這可是罪己詔啊,自古以來有幾個皇帝,願意主動下罪己詔的。
陛下這是將所有的罪責,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陛下他……果然胸懷天下,愛民如子。
群臣激動的熱淚盈眶。
尤其是文官們,若非氛圍不合適,他們都要站出來讚頌吾皇聖明了。
隻有少數依然不死心的保守派,注意到了另一個問題。
皇帝雖然還沒有公開表態要出兵,可又是罪己詔,又是向蒼天祖宗請罪。
還有彆的選擇嗎?
如果不打,這罪己詔豈不是再打自己的臉?
如果不打,怎麼回複蒼天和祖宗?
他們想要阻止皇帝這麼做,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你可以阻止皇帝出兵,甚至不配合朝廷出兵,總不能阻止皇帝下罪己詔吧?
現在詔書下了,你看著辦吧。
事已至此,先吃……不是,他們隻能安慰自己,皇帝還是很照顧大家情緒的。
沒有強行下令出兵,而是以這種更委婉的方式做出決定。
比起太上皇他老人家,可好太多了。
當皇帝要下罪己詔的消息傳出後,所有人都意識到,問題的性質變了。
就算是最淡漠,最沒有族群意識的人,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身份。
然後一個話題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
離開了大明本土的漢人,還是不是華夏子民。
為了一群遠在天邊的人大動乾戈,到底值不值得。
也就在這個時候,大明周報加印版出版,頭版頭條就是皇帝的罪己詔。
第二版就是南洋慘案的詳細過程。
後麵幾十篇文章,全都是圍繞南洋事故、罪己詔,以及華夏身份而寫的。
這些文章解釋了現在大家最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