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方麵也好不到哪去,經過大明水師的清洗,南洋已經沒有成型的土人勢力。
大明的軍隊,依然在持續性的對各個土人勢力進行打擊,防止他們重新抱團。
但這種持續性打擊,消耗實在太大,不可能持久。
關鍵是,這種高壓混亂狀態,嚴重影響了商業貿易,不利於大明長久統治。
朝廷必須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否則,大明對南洋的數年經營,就要毀於一旦了。
作為淡馬錫總督,他自然有建議權。
他的意見是,既然南洋已經是這個局麵了,自然沒有還政給那些野蠻土人的道理。
南洋水師不會答應,南洋被屠殺的漢人也不會答應,心係南洋的大明本土百姓也不會答應。
所以,他建議朝廷效仿楚國舊事,在南洋分封諸王。
――
隨著他的這篇文章發表,關於如何處置南洋遺留問題,就被拿到了台麵上進行討論。
民間的意見出奇的一致,不管朝廷怎麼處置,都絕不可能還政給土人。
蠻夷之輩,屠戮我手足。
不將其滅族就算是仁慈的了,還要還政給他們,怎麼可能。
誰敢這麼做,誰就是漢奸賣國賊。
退一萬步說,萬一還政給他們,他們再次屠殺漢人怎麼辦?
這個責任誰承擔的起?
你支持還政給土人嗎?
支持的話就簽字畫押,將來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滅你家戶口本。
一直通過錦衣衛監控民間輿論的陳景恪,得知這個風向,心中樂開了花。
“漢奸賣國賊都出來了,族群意識終於覺醒了啊。”
朱雄英也欣喜的道:“不枉我們這麼多年的努力,總算是有了收獲。”
“一定要再接再厲,讓大華夏概念徹底深入人心。”
陳景恪點點頭,說道:“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南方和西南那邊,你有什麼計劃嗎?”
朱雄英嚴肅的道:“等大分封確定之後,我準備親自去一趟,必須要趁此機會將此事落實。”
陳景恪思考片刻,也不得不承認這是最好的辦法。
朱雄英的身份足夠高,他去就代表著朝廷的重視。
其次他在南方和西南土民中,有著極高的威望,那些人都服他。
由他親自出麵,很多事情都比較好辦。
“解決土民問題,根子是解決土人首領。”
“隻要他們點頭,這件事情就很簡單。”
“他們所慮者,不過是新政推行之後失去利益,你可以從這方麵著手。”
朱雄英點點頭,說道:“我知道,這次過去隻是為了推行宣政計劃,不搞改土歸流,難度沒有那麼大。”
“如果他們連這都不答應,那就休怪我不客氣了。”
改土歸流也是既定計劃,但目前的條件確實不適合。
一來是土人對大明還不夠信任,依然有很多土人過著封閉的生活。
二來是那裡的漢人力量不夠強,無法支撐朝廷建立穩固的統治。
陳景恪說道:“你去了那邊,正好圈一些地方建立村寨,遷徙漢人百姓過去居住。”
“協調好漢人和土人的關係,不要讓他們生出間隙。”
“此舉一旦完成,二十年後改土歸流可期矣。”
――
傅安這篇文章的影響力,還遠不止於此。
成年親王看了那叫一個激動,熬了這麼多年,終於有合適的土地封給我了。
淚目啊。
保守派看到之後,也非常的高興。
現在好幾個親王成年,隻是因為沒有適合的土地分封,才一直耽擱不去。
而且年齡比較長的魯王、蜀王、湘王,分彆在東北、交趾等地方擔任總督。
權力雖然不如藩王,可也是掌握一方軍政大權。
時間長了,誰知道會不會尾大不掉。
正好南洋空出來了,趕緊將他們弄走吧。
這樣大家就放心了。
啥?你說這樣做置土人於何地,也不符合禮法?
嗬嗬,?要不要聽聽民間的聲音?
你想當漢奸賣國賊嗎?你想用戶口本做擔保,支持土人複國嗎?
不敢就閉嘴吧。
激進派也同樣非常興奮,他們突然發現,原來還有比建立漢人聚居區更好的辦法。
親王的封國,自然要推行華夏文化和律法,管理問題也迎刃而解。
而且封國還能慢慢的蠶食土人勢力,最終實現教化。
可以說,一旦分封計劃實施,南洋將正式華夏化,不複為蠻夷之地。
目前海外漢人的主要聚居地,就是南洋。
解決了南洋的問題,其它地方反而好解決了。
開海的隱患解決了九成以上,剩下的已經微不足道了。
關鍵是,他們找到了一個支持開海政策的新借口。
探索。
海外土地很多,隻是過於蠻荒不適合分封。
開海之後,利用民間力量先進行一定程度的開發。
等時機成熟了,朝廷正好進行分封。
以後大明永不為宗室問題困擾。
而且分封還能把多出來的百姓遷走,減少人口密度,從而減少土地壓力。
反正好處實在太多了。
於是,親王、保守派、激進派同時上奏,希望能在南洋進行分封。
隻不過親王們比較含蓄,打著請安問好的幌子,接連不斷給朱元璋、馬娘娘、朱標、朱雄英寫信。
就連陳景恪都收到了很多封信,信裡麵要多謙卑有多謙卑。
不知道的還以為陳景恪是親王,他們是臣子呢。
後宮的嬪妃也沒閒著,她們找不到朱元璋,又不方便找朱標,就開始去找馬娘娘。
總之,南洋分封一時間成了主流聲音,就差皇帝拍板了。
不過有一個群體卻有不同意見,那就是勳貴。
不是說今年宣布大分封嗎?現在馬上就年底了,倒是說啊。
而且南洋那麼多土地,正是分封的好地方。
不能全封給親王們吧?多多少少給我們也留一點啊。
不過他們也很清楚,越是這種時候就越要沉得住氣。
要是在這節骨眼上弄出問題,導致大分封計劃流產,恐怕其他勳貴會直接將他們生吃了。
朱標自然知道他們心急,但這事兒確實急不來。
雖然可以用強硬手段來推行大分封政策,但能通過輿論減少一些壓力,還是要儘量減少一點的。
畢竟以後日子還要繼續過。
這次用強,下次百官就會起逆反心理的。
而且想要推行大分封,還要等一個人回京才行。
那個人自然是朱元璋。
他威望足夠高,能彈壓所有人,不怕發生意外。
二來這是他的許諾,也需要他來收尾,善始善終嗎。
那麼朱元璋在哪呢?
他剛剛在蜀地清理了幾十個戶口本,正快馬加鞭往回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