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孔(2 / 2)

於是他就讓內侍離開,自己著手批複起奏疏。

不論皇爺爺想做什麼,自己處理好政務,不讓他有後顧之憂,就是對他最大的幫助。

比跑過去追問他要做什麼,然後盲目的加入進去,更能幫到他。

——

另一邊,將奏疏丟給朱雄英之後,老朱依然有些焦躁。

就起身在宮裡溜達起來,走著走著就到了馬娘娘的住所。

看了看宮門口,他遲疑了一下就轉身想要離開。

馬娘娘身體不好,他是不想再用這些俗務煩她的。

但剛走出沒幾步,卻迎麵撞上了馬娘娘。

他登時就知道,她應該是去照顧標兒,剛剛回來。

果不其然,馬娘娘看到他就微笑道:

“真是巧了,我剛從標兒那回來就撞見你了。”

“你說你啊,真是一點耐心都沒有,我不在你就不能等一會兒嗎。”

聽著媳婦的抱怨,老朱有些焦躁的情緒,瞬間就平複了。

他也沒有解釋,而是順著她的話說道:

“那你可是冤枉咱了,我這是準備去標兒那尋你呢。”

然後他不著痕跡的轉移話題:“標兒睡下了嗎?”

馬娘娘一邊往前走,一邊回道:“沒有,在讀書呢。”

所謂讀書,自然是內侍讀給他聽。

或者內侍拿著書給他看。

朱標遠沒有康複,經過幾個月的治療,也隻是恢複了說話能力。

但也已經很讓大家開心了。

至於完全康複,大家都知道不現實。

最終的目標是通過治療以及康複訓練,讓他能恢複一定的活動能力。

至少能讓他一隻手一條腿活動起來。

這樣起碼不會那麼難受。

儘管這很難,可大家都在竭儘全力往這方麵努力。

回到坤寧宮,馬娘娘讓內侍退下,才問道:

“說吧,找我什麼事情?”

老朱打了個哈哈道:“我就是來看看你,哪有什麼事情。”

馬娘娘白了他一眼,說道:“我還不了解你?”

“平日裡這會兒你肯定在處理奏疏,哪有空到處亂跑。”

“今天放著政務不處理跑到我這裡,肯定是有事。”

老朱見瞞不住,隻能將自己的打算和擔憂告訴了她。

聽說他要動孔家,馬娘娘的表情也變得凝重起來。

“不動不行嗎?”

老朱緩緩搖頭,說道:“我也想過,動孔家代價太大了,大明蒸蒸日上實在不宜發生這麼大的動蕩。”

“但他們千不該萬不該,最不該阻撓新政推行。”

“現在大明的保守派,就是以他們家為首。”

衍聖公雖然不掌權,可地位高啊。

尤其是朱元璋廢除丞相之後,衍聖公就成了名義上的文官第一人。

每年朝廷舉行大朝會、祭天之類的活動,衍聖公都是文臣的代表。

他們一句話,就能影響到萬千讀書人。

當然,如果沒有變革,衍聖公也就是有名無實的空架子。

可是變革改變了一切。

反對派需要一個領袖,再沒有比孔家更合適的了。

於是,圍繞衍聖公,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個派係。

這個派係,在保守派裡都屬於頑固派。

一般的保守派,隻是擔心朝廷太激進,希望朝廷慢一點走。

本質上還是希望國家變好的。

以衍聖公為首的頑固派,是堅決反對新政。

不分對錯的反對。

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法統。

當然,維護法統也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歸根結底還是為了一家一戶之私利。

這股力量現在還不算特彆強,但已經有了越來越強的趨勢。

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忌憚。

“陳景恪的《大同世界》都成書兩年了,始終不敢外泄。”

“雖然他嘴上說時機還不成熟,可咱知道,他是忌憚孔家。”

一旦孔家站出來否認攻擊他的學說,就算朝廷支持,想推行天下也會變得非常困難。

最麻煩的,還是孔家和理學合流,那就真的難辦了。

有人或許要問了,孔家和理學不是一夥兒的嗎?

並不是。

孔家很少表態支持某一派,因為沒必要。

不論哪一派上位,都要尊崇他們孔家,以此來抬高自己的地位。

更何況,萬一支持的那一派倒台了,豈不是就尷尬了?

所以,他們沒必要表態。

哪怕理學大興,孔家也沒有公開說理學是對的,其他學派是錯的。

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孔家堅定的站在了保守派這一邊。

一旦陳景恪的《大同世界》發表,雙方合流是必然的。

馬娘娘自然也能想到這種後果,表情愈發的凝重。

老朱繼續說道:“之前標兒和咱說過此事,他希望用更溫和的手段解決孔家問題。”

“所以咱也在猶豫,要不要采用激烈手段。”

馬娘娘卻搖頭說道:“標兒……還是有些天真了,孔家的事情要麼不解決,要麼鐵腕。”

“想靠懷柔政策化解,幾無可能……不,根本就不可能。”

她的言外之意,就是支持用鐵腕來對付孔家了。

這讓老朱開心不已,心中的擔憂儘去。

自家婆娘的腦子比咱聰明,她都支持咱的做法,那肯定是沒錯的。

隻見他臉上浮出笑容,說道:“還是妹子你果斷啊。”

“咱還是受到景恪的啟發,才下定決心來硬的。”

馬娘娘好奇的道:“哦?景恪如何啟發你的?”

朱元璋說道:“景恪力排眾議,要軍隊去賑災時說過一句話。”

“有些事情如果我們害怕危險不敢嘗試,後人就算想做也沒有能力了。”

“咱就想,動孔家也是如此啊。”

“現在大明的權勢,依然牢牢掌握在勳貴手裡。”

“而勳貴大多都是泥腿子出身,和儒家孔家沒有半文錢關係。”

“再加上分封製,他們隻會聽咱的,不會聽孔家和儒家的。”

“就算是文官,很大一部分也是法家和算學出身。”

法家出身的官吏和計官掌握著錢糧,底層出身的勳貴掌握著軍隊。

軍隊和錢糧都掌握在朝廷手裡。

儒家出身的官員就算再不滿再反抗,也不可能顛覆大明。

大不了就血洗一遍。

當年蒙元都能讓儒家跪下,他朱元璋也能。

“但隨著勳貴集團被分化瓦解,以後儒家出身的官員會越來越多,甚至軍方都會充斥著他們的人。”

“到那個時候,就算皇帝都拿儒家和孔家沒有絲毫辦法了。”

“咱不能將這個隱患留給後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