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非常簡潔,就兩個字:
人權。
楊士奇不禁眼前一亮,他有種預感,自己想要的答案或許就在這裡。
連忙俯首讀了起來。
這篇文章正如標題,就是講人權的。
簡而言之就是再說,人作為人應該享有哪些最基本的權力。
這些權力,又是誰賦予的?
陳景恪一如既往先是講了曆史。
點出古人對人權的認識很淺薄,認為生命是血脈賦予的,人權也是血脈賦予的。
和你血脈相連的人的權勢,決定著你的權力。
奴隸的兒子是奴隸,權貴的而是是權貴。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
這都是血脈賦予人權的體現。
在這種法禮基礎下,誕生了宗法製度,宗族、父母對子女擁有絕對的領導權力。
但這個理論,卻忽略了‘天’的存在。
天地才是承載萬物的基礎,也是天地孕育了萬物。
人也同樣是天地孕育的精靈。
既然是天地所孕育,那天自然也會賦予人最基本的權力。
也就是‘天賦人權’。
那麼天都賦予了人哪些權力呢?
首先是生命權,這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
其次,作為人享有最基本的人格。
所有人也都必須要尊重人格,因為這是天賦予人的權力。
……
接著,陳景恪又用大篇幅論證了天賦人權這個概念。
看到這裡,楊士奇激動的連連拍桌子,找到了,終於找到了。
天賦人權。
仔細回想陳景恪的政策,大多都是在給萬民鬆綁,給予萬民更多的權力。
其中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廢奴法案和雇工法。
其實站在朝廷的角度來看,這兩個法案可有可無。
<
br>????不,更準確說,這兩個法案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家的發展。
彆的不說,如果允許豢養奴隸。
那大明就能開墾出更多的荒地,生產出更多的糧食。
作坊就可以降低成本,生產出更多的商品。
以陳景恪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這一點。
可他依然在很久以前,就提出了這兩個法案。
現在終於找到原因了。
就是‘天賦人權’。
因為他相信,天賦予了人最基本的權力,給百姓鬆綁就是在執行天道。
他構建大同世界的法禮基礎,也就是底層邏輯,同樣是天賦人權。
不過看到這裡,他依然有很多疑惑沒有解開,按捺住激動情緒,繼續往下看。
後麵陳景恪又將話題兜轉了回來,重新提起儒家的綱常倫理。
認為儒家綱常倫理是有現實意義的。
因為生命確實是父母孕育撫養長大的,父母的地位也直接影響著子女的地位。
這都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孩子的很多東西。
反過來也是一樣。
等孩子成年了能獨立了,父母逐漸衰老,實際掌握家庭的就變成了孩子。
所以,人權很大一部分是血統賦予的,這一點並沒有錯。
到這裡,他終於拋出了自己最終的觀點。
人權具有二象性。
即天賦人權和血統賦權。
但是,天權是高於血權的,即便是父母也不能隨意剝奪孩子的生命。
看到這裡,楊士奇不禁讚歎陳景恪的智慧。
之前他就有個疑惑,既然幾千年來都是血統賦權,你突然變成天賦人權。
那堅守了幾千年的綱常倫理算什麼?
你大同世界要和傳統文化做切割是吧?
僅憑這一點,大同世界就不可能被大眾所接受。
現在,陳景恪用一個二象性,將這個問題解決了。
天賦予了基本人權,血統賦予了另外一些權力。
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了人作為人應該享有的最基本權力。
如此一來,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思想,就可以和大同世界無縫銜接。
也掃平了萬民心中的障礙,能讓大家更容易接受。
在楊士奇看來,這一招實在太高明了。
事實上陳景恪想的還要深的多。
他之所以提出二象性,一方麵是為了加強和傳統文化的連續性,降低傳統力量的反撲。
另一方麵,也是深知單極化的底層邏輯,會帶來什麼樣惡果。
天賦人權是前世搞出來的概念,最開始發展的很不錯。
基於這套底層邏輯,發展出來的最優秀的思想體係,就是馬、恩。
可是後來天賦人權就開始妖魔化了。
‘父母未經過我允許,憑什麼要生下我’?
“父母沒能力,憑什麼生下我?”
“你不能月入幾十萬,憑什麼生孩子?”
以前人們想的是,我要好好努力,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
現在很多人想的是,為啥我沒有生在富豪家裡?為啥我不是富二代官二代?
努力成了貶義詞,奮鬥被視作奴性。
西方更誇張,直接搞出了上百種性彆。
這些思想能夠產生,底層邏輯就是‘天賦人權’。
我追求自由,因為這是天給我的權力。
我追求絕對的自由,這也是天給我的權力。
你不能讓我過上富裕自由的生活,那你就是有罪的。
我的一切是天給的,憑什麼要感激你們?憑什麼要遵守你們的規矩?
然後理直氣壯的仇視父母,仇視家庭,仇視一切。
事實上,他們的邏輯非常容易就能擊破。
因為是天讓你生在普通人家庭,你憑什麼不滿?
什麼?
你對天有意見?
你竟然對賦予你人權的天有意見?
嗬嗬了。
然而,那些口口聲聲喊著天賦人權的人,在這個時候卻都假裝看不見了。
總的來說,單極化的底層邏輯,很容易生出問題。
所以陳景恪在構建底層邏輯的時候,就采用了二象性。
一方麵用天賦人權,強調人擁有的最基本權力,任何人都不可觸犯。
另一方麵,又利用血統賦權,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聯係。
希望未來追求‘絕對自由’的人少一點,多重視一些親情友情家庭。
他也不知道這麼做有沒有用,但總歸是要嘗試一下的。
而且他對華夏文明充滿了信心。
我們的文明從誕生之初,就具有多元性。
將一個龐大的外來文明(佛教)完全吸收,這在人類曆史上是唯一的一例。
這就是多元化賦予我們的能力。
二象性,更加符合華夏文明多元的特征。
我們連底層邏輯都是多元的。
相信我們的族人,能將這一套思想發展的更燦爛。
這些想法,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也沒辦法告訴彆人。
除非他想將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公之於眾。
但他已經決定了,將這個秘密帶入墳墓。
何必為大家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煩惱呢。
不過即便如此,這篇文章所帶來的震動,也是前所未有的。
甚至超過了大同世界本身。
要知道,之前不論大家如何變革,其實底層邏輯都沒有變過。
陳景恪這篇文章,直接對最底層邏輯進行了修改。
這意味著,華夏文明發展至今所有的思想體係,都要跟著進行改變。
看過這篇文章之後,大多數的學者都開始重新審視這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