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何,潘滔也要與劉輿結盟,共抗郭象的原因。何況,潘滔與“二十四友”也有淵源。
其實貴無,到了如今,也是博名聲的一種手段罷了。已遠遠偏離了嵇康向秀那時的探究天理的主題。
真要貴無,何不歸家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想?
還要在朝堂之上,爭權奪利,做什麼?
不過這時期,玄學名士還有很多出身寒門或更低微的人士,如樂廣、郭象、光逸、王尼等。算是一個入仕的途徑。
後來,還會更慘。
永嘉南渡後,貴無派在東晉朝堂徹底占據了主導。
世家大族開始把控玄學博名這個途徑,再結合九品中正,最終徹底將入仕途徑壟斷。
至此,寒門再無出頭之日。除非戰爭。
劉輿也不怕與王衍等人鬨翻。他有把握,太傅隻要有野心,就還得任用他們這些乾實事的人。
王衍等輩,隻是供著用以養望而已。
而且,劉輿心中一直憋著一股氣兒。
當初,他冒險殺了成都王後,太傅征召其入府。但有人進讒言:輿猶膩也,近則汙人。
意思是,劉輿好像油垢一樣,離他近了,就會被汙染弄臟。
若不是他花了好大功夫,表現自己,受到太傅青睞。還真被小人給得逞了。
若真那樣,他恐怕很難活命太久,說不定還會牽連家族。
因為背著弑殺宗室王的名頭,無人庇護。說不定哪天,朝堂輿論一反轉,他就被人當做由頭給殺了。
到目前,他還沒找到到底是何人讒言。但郭象這些人,無疑是最大的嫌疑對象。
堂中安靜了好一會兒。
王衍看向司馬越,但見其似神遊天外,毫無出聲緩解氣氛的意思。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控製好情緒,嗬嗬一笑,吸引了眾人目光。
然後含笑徐徐道,“劉家大郎,何必如此!若太傅點頭應允,吾便送二女入宮,又有何妨?”
“吾與君,皆為太傅臂膀,當守望相助!若事需,吾二女與君妹,結伴入宮,亦如吾與君也!”
老狐狸!不要臉皮!
劉輿心中暗罵,但麵帶微笑,恭敬俯首一拜,“王公雅量,輿不及也!”
王衍沒理他的陰陽怪氣,泰然自若。
司馬越適時開口,“好了,此事暫且如此,以後再議!”
繼而他環視堂中眾人,厲聲道,“今日之事,孤不希望傳出去。望諸君記於心,莫宣於口!不然,孤之佩劍,定斬泄密之徒!”
眾人心中一凜,紛紛起身,拱手應諾。
“好!諸君再飲!”
司馬越最後招呼道。但若仔細觀察,他的臉色已開始轉陰。
眾人紛紛再次舉酒相賀。一時間又熱鬨起來,似乎什麼都沒發生。
但堂中氣氛彌漫著詭異,再不複起初。
不多久,便有人因狠灌了幾杯,趴倒在幾案上,裝醉。
硬挺著,估摸著時間差不多,司馬越才宣布堂中小聚結束,允眾人離席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