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之前,應該確定好是用奇謀還是正麵剛,各種細節應該詳細的統籌出來。
在少梁之戰中,魏國出動魏武卒方陣,魏武卒是由魏國名將吳起訓練的精良重裝步兵,每名士兵身背弩箭,肩披重甲,手持長戟,攜帶充足的箭矢和乾糧,訓練有素,驍勇善戰。是當時戰國最為精良的鐵甲步兵方陣。
而秦軍,糧草都所剩無多,兩國軍力懸殊巨大,可就是這樣,秦人皆拿起武器英勇作戰,前仆後繼,無一人臨陣退縮。
戰場上大纛揮舞,戰鼓擂擂,秦人呐喊著“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衝’魏國主帥一聲令下。
‘殺’秦軍主帥揮動軍旗,直指前方。
赳赳老秦,人人可戰。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赳赳老秦,寧死不屈。
老秦人骨子裡的血性與不屈,使得戰役一開始就激烈無比,蕩氣回腸。
之後秦軍統帥率軍迎擊魏武卒方陣,陷入方陣的包圍之中,生死攸關之際,秦公子渠梁率輕騎死士從側翼進攻,擄走魏軍主帥公叔痤,解了前軍之圍。
魏國主力想要解救魏相公叔坐,可魏國公子卬急於建功立業,阻止奪回魏相,令全軍合擊圍攻秦軍主力。
秦軍兵士手持矛戈,同仇敵愾,奮力砍殺,戰場上一片慘狀,而大戰中秦獻子不幸身中魏軍狼毒箭,那時還是秦國的二公子秦肖子冒死將秦獻子帶回秦營。
此戰中,央革當時還在魏國的老丞相府中任中庶子。
老丞相公叔坐作當時作為魏國的統帥,和公子卬的策略不一樣,當時央革提出“秋守春戰”的策略,認為雖然戰場上秦魏戰力相當,但是兩國國力懸殊巨大,魏國因率先變法走向強盛,秦國則是連年征戰,早已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沒有和魏軍打長久戰的實力。
最終公子卬並未采取央革策略,決定大戰一場,和魏相公叔痤分帥兩路大軍,合擊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