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教育改革,對於大明而言任重而道遠!(1 / 2)

朱鬆在第二天就啟程直接北上了。

朱櫟這邊同樣也派人快馬送信去了北平和大寧,分彆給老四朱棣還有老十七朱權都打了個招呼,讓他們帶兵跟著朱鬆一同去朝鮮。

在送走了朱鬆之後,朱櫟也帶著朱匣烽和朱匣焌兄弟倆直接返回了漢中府,畢竟漢中才是他目前的基本盤,還有許多事情需要他在幕後掌控,沒什麼特殊情況,他也不會在西安府久留。

回到了漢中之後,朱匣烽和朱匣焌兄弟倆那叫一個得意,經過了親王冊封大典之後,他們現在可是大明朝正兒八經的王爺了!

如今第三代孫子輩當中能封王的,除了朱標那兩個兒子,朱允炆和朱允熥之外,如今也就是朱櫟的這三個兒子!

滿朝文武,除了已經穿越過的那幾個重臣之外,其他人也都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很多人也都反應了過來,似乎除了漢王和皇太子這身份上的差距之外,到了他們兒子這一輩,直接就拉平了!

而且在很多人看來,如今的漢王朱櫟,簡直和當朝太子沒什麼差彆了!

當然,這些念頭所有人也都隻能在心裡想一想,在眼前的局勢下,沒有一個人敢傻乎乎的直接說出來的!

不過讓朱匣烽和朱匣焌都有些鬱悶的是,即便他們都被冊封為了親王,麵對朱匣秋這個嫡長子的時候,還是有種提不起勁來的感覺!

兩人心裡都清楚,他們眼下暫時在身份上壓了朱匣秋一頭,但那也隻是暫時的!

隻要父親朱櫟當了儲君,那朱匣秋沒準就第一時間被冊立為皇太孫了!

所以兄弟倆心頭就算是再得意,在朱匣秋麵前也沒了嘚瑟的心思,甚至還感覺有些憋屈!

沒辦法,當了親王都不能在朱匣秋麵前耍威風,能不憋屈麼?

“方大人,明天就要重回朝堂了,感覺如何?”

回到漢王府之後,朱櫟就直接找到了方孝孺,笑著詢問道。

因為朝廷要成立教育部,而這教育部的尚書之位,理所當然的落到了方孝孺的頭上!

“承蒙陛下、太子和漢王殿下看得起下官,下官才能有這樣的機會,繼續為大明朝的教育事業儘心儘力!”

“實際上下官心頭多少有些惶恐,也怕沒能做好陛下和殿下交代好的差事,到時候耽誤了大事,那就萬死莫恕了!”

方孝孺苦笑著搖了搖頭。

“彆給自己這麼大壓力,你是本王保舉的,也算是本王的人,今後教育這一塊,就按照之前製定好的方向執行下去就行了!”

“教育部剛剛成立,對於教育改革方麵的事情,其他人遠沒有你看得透徹,這個擔子你也必須肩負起來!”

“你早點回去收拾收拾,明天出發去西安府赴任吧!”

朱櫟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叮囑了兩句之後,才讓方孝孺退了下去!

方孝孺滿懷激動地踏上了去西安赴任的道路,教育部的尚書,讓他看到了能夠青史留名的可能!

這是真正的青史留名,必然讓他方孝孺的名字,在大明的教育行業當中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雖然在朱櫟麵前,他說的十分謙虛,表現得也有些惶恐,但他更清楚,如今的大明朝,能勝任這個位置的,或許也就是他了!

當然,他的優勢,完全得力於朱櫟,還有朱元璋他們父子倆的信任,給了他這個機會,所以他現在要做的,僅僅是不辜負這份信任,把握好這次的機會!

半個月後。

方孝孺就帶著教育部的兩個侍郎以及主要的官員一齊抵達了漢中府,他們都是來見朱櫟的,說白了就是來彙報工作的!

主要是方孝孺其實也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全都屬於摸著石頭過河!

在教育部成立之後,職能職責等各方麵的事物都必須完善起來,同時也要得到掌權者的肯定才行!

不用說,方孝孺肯定是第一時間把整個教育部的狀況彙報給了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倆。

結果這父子倆直接大手一揮,說這方麵的事情,還是得請教漢王朱櫟,直接就當了甩手掌櫃,把他們全都打發到漢中府來找朱櫟了!

朱櫟在看到方孝孺帶著一大幫教育部的官員出現在漢王府門口的時候,也是一臉的哭笑不得。

老爺子和大哥還真的是會躲清靜啊,什麼活都往自己身上推過來了!

朱櫟隻能先把所有人都帶進了王府當中,然後臨時開了個會。

“關於教育部的事情,陛下和太子那邊就沒有任何想法麼?”

所有人落座之後,朱櫟這才開口詢問道。

“陛下說了,來了漢中之後,一切都聽您的安排,您覺得該怎麼做,那就怎麼做!”

方孝孺苦笑著說道。

“其實本王舉薦你當這個教育部尚書也是這個意思!”

“你才是教育部的一把手,其實並不需要什麼事情都來詢問本王!”

“這一次就算了,下不為例。”

“今後再有這樣的狀況,你這個教育部尚書得自己主動擔起肩膀上的責任才行!”

“你也不用怕自己做不好,實際上整個大明現在也隻有伱能在這個位置上,也沒有人比你更適合這個位置!”

“哪怕是出現一些問題,或者一些差錯,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我們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如果教育事業真的能夠有一套現成的辦法,保證不出任何狀況的執行下去,那才叫出鬼了!”

“其實讓你當這個尚書,更重要的是看你在遇到問題,麵臨困難時候的解決辦法!”

朱櫟擺了擺手,有些無奈,同時也語重心長地告誡道。

“下官惶恐,也知道您平日裡事務繁忙,隻不過教育部剛剛成立,也就是搭建起來一個框架,必須要有一個人來把把關,如此下官心頭才有底氣!”

“今後真要遇到什麼問題,下官必然會自行處理!”

方孝孺趕忙苦笑著答應道。

“罷了,那就先跟本王說說,如今的教育部是個什麼狀況吧!”

朱櫟也沒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結,直接話鋒一轉地說道。

“朝廷對於教育改革的教材其實早就在準備當中了,目前能夠整理出來的教材和課程,大致分為了五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