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6星造艦所,完成日期,2017年10月,共有次級船塢8個。存在時間內造艦單位數:次級艦16.
半人馬造艦所,完成日期,2017年11月,共有次級船塢8個。存在時間內造艦單位數:次級艦16
天苑四造艦所,完成日期,2017年12月,共有主力艦船塢4個,次級船塢4個。存在時間內造艦單位數:0.
總計,主力艦造艦單位96;次級艦造艦單位406.這是理想狀態下的造艦單位數,實際因為製約,所以不會填滿所有的造艦單位,再加上還有在建的艦船。地球第一造艦所在四月之前主力艦船塢並未建造主力艦,而是用於生產雲龍級巡洋艦。
在此列出星聯主戰艦艇的建造所需造艦單位:
波江級戰列艦,主力艦單位8
寶瓶級航空母艦,主力艦單位8
禦夫級戰列巡洋艦,主力艦單位7
四川級重巡洋艦,次級艦單位3
香格裡拉級載機巡洋艦,次級艦單位4
納爾遜級驅逐艦,次級艦單位1.5
泰阿級護衛艦,次級艦單位1
所以,實際有地球第一造艦所、翠海星造艦所、火星造艦所、土星造艦所等4座造艦所滿足生產主力艦的條件,總共此時星聯應造有8艘主力艦,分彆是波江級4艘,寶瓶級2艘,禦夫級2艘。
次級艦:23艘四川級重巡洋艦、4艘雲龍級重巡洋艦、8艘香格裡拉級載機巡洋艦、60艘納爾遜級驅逐艦、182艘泰阿級護衛艦。
加上原本R19艦隊中的神聖獵鷹號戰列巡洋艦、暴熊號重巡洋艦、梭鏢號和投矛號輕護艦,以及超新星爆發中損失的黎塞留號,星聯艦隊此時應有艦艇數量為290艘。
————
沒錯,我就是寫了一個貼做了一次算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