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新國度(2 / 2)

關於薩科塔們為何認同了教宗的這一舉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那所謂神力的重要性。

那股力量在大災難後其實幾乎派不上用場,因為這力量是特地用來針對深海勢力的特定精神乾擾,對泰拉大陸上的其他種族並沒有任何防禦用處,也並沒有實質性的力量,這股力量其實十分雞肋。

教宗畢竟也是人,他根本沒有必要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一個早已沒有任何用處的能力。

並且深海勢力已經幾百年沒有出現過了,那個神在人們的印象裡已經模糊,海中的生物再也沒有出現過一次,拉特蘭與伊比利亞的威脅已經消失了很久。

於是乎,教宗解除了他的獻祭,一同被逐漸解除掉的,是兩國的軍事規模。

維持龐大的軍隊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拉特蘭與伊比利亞為此幾乎沒有顧及到國家的發展,兩國的文明程度和幾百年前相比近乎沒有什麼變化。

逐步解除龐大的軍事規模,也是當時所有人的意願,當時的兩國國民都在想,我們組建了這麼強大的軍隊,我們的國家為戰爭而生,我們的實力無人能敵,但我們的敵人在哪裡?

此時的深海已經徹底成為曆史的代名詞了,北部敘拉古地區廣闊的荒漠與水域和恐怖的天災也阻擋了兩國與大陸北部國家的交流,對他們而言,此時的拉特蘭和伊比利亞就是全世界。

這段曆史的進程一直持續到了一千年前,在此之前兩國都已經逐漸忘卻了深海的威脅,軍隊規模也已經縮減了不少,國民的生活也不再隻是軍事。

但如果相較於現在的泰拉各國和拉特蘭而言,當時的兩國依舊是軍事氛圍極其濃厚的國家,現在的軍事大國烏薩斯的軍事氛圍都遠遠比不上已經縮減幾百年規模的拉特蘭與伊比利亞。

畢竟當時的拉特蘭與伊比利亞同泰拉主流各國與世隔絕,他們沒有必要也沒有動力去改變這一切。

真正改變兩國發展態度的,還是因為北方各國終於出現在了拉特蘭與伊比利亞麵前。

大概一千年前,泰拉內陸源石科技開始迅猛發展,各國生產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並且借助源石科技泰拉終於擁有了可以穿越南方飽受天災侵襲的茫茫荒漠和水域的能力。

當時部分有餘力的國家開始嘗試向南方未知的大陸開拓,其中最主要的一支前往拉特蘭的隊伍,來自當時泰拉的超級強國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位於拉特蘭西北部,需要穿越的荒漠與水域地區相較於其他國家要少很多,因此第一個發現了這片新大陸。

加之當時維多利亞是首屈一指的軍事科技強國,當維多利亞發現了拉特蘭與伊比利亞之後,將這裡當做了自己殖民的目標,直接利用其國力威望讓其他國家放棄了踏足這裡的想法,隨後,維多利亞嘗試征服南方的大陸。

拉特蘭人和伊比利亞人第一次見到了來自北方的人類,但他們帶來的,卻是又一場戰爭。

泰拉前30年,維多利亞軍隊向拉特蘭進軍,薩科塔的銃第一次對準了人類,伊比利亞的船隻擋在了維多利亞南向的水域前。

維多利亞驚人的發現,這兩個國家竟然有著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即便他們的科技水平如此落後,拉特蘭與伊比利亞全民皆兵的優勢在一千年後再一次發揮了作用。

後來的學者分析了強大的維多利亞為何會受挫的原因,除了拉特蘭與伊比利亞的軍事立國思想以外,兩國的核心科技銃械和造船均為戰爭提供了決定性的助力。

而漫長的航程和捉摸不定的天災,嚴重影響了維多利亞軍隊的補給線,維多利亞根本無法把戰線拉這麼長,集團軍中的不少人不是死於前方作戰,而是死於天災。

拉特蘭外的水域給經驗豐富的伊比利亞海軍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在水上作戰,維多利亞根本無法戰勝拉特蘭與伊比利亞。

戰爭持續了一年就草草結束了,維多利亞撤離了軍隊,放棄了武力征服這裡的想法,這場戰爭成為了當時維多利亞少有的一場敗仗。

但他們卻選擇了另外一種手段,維多利亞迅速變臉,開始向拉特蘭與伊比利亞展示友好的姿態,向兩國派出外交官建立關係,又派出大量的商人與文人與兩國進行交流,同時默許了其他的一些國家來到這裡交流。

維多利亞利用其強大的經濟與文化實力開始滲透兩國,利用軍事上無法做到的事,打算將這裡變成他們另一種意義上的後花園。

戰爭無法擊倒無畏的拉特蘭與伊比利亞,但這種文明的滲透,則徹底改變了兩個國家的未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