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旗幟倒下了,下令追擊他……”
程伯獻緊繃著臉,再一次背出了《曹劌論戰》,相比上一次背的磕磕絆絆,這一次明顯熟練了許多。
畢竟背過一次,記憶中有了一定的印象,再次回顧,自然容易許多。
“知道這篇《曹劌論戰》核心說的是什麼?”
很意外,陳青兕問出了一模一樣的問題。
程伯獻想了想道:“士氣?”
這是他最開始的答案。
陳青兕點了點頭,問道:“還有呢?”
程伯獻道:“細節?”
這是當時翟承休的答案,
陳青兕繼續頷首,說道:“繼續想想?”
程伯獻細細思考了片刻,突然驚喜道:“是賞罰分明。”
陳青兕鼓起了掌,笑道:“不錯,士氣是取勝的緣由,細節則決定是否能夠戰果。但賞罰分明才是論戰的核心,是因為魯國國君取信於軍民,才有打這一戰的資格。若非如此,以齊之強,魯之弱,哪有取勝的希望?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有基礎,才有未來。”
程伯獻似乎想到了什麼,神色複雜。
陳青兕繼續道:“你的出身,注定不可能讓你們從小卒開始,如你們先祖一樣,在生死曆練中成長。”
程伯獻抿著唇,有些倔強。
陳青兕笑道:“《曹劌論戰》這篇文章,你讀了幾遍?”
程伯獻道:“不知道。”
他哪裡會去記,隻是一遍一遍的讀,一遍遍的背,免得受罰。
陳青兕繼續道:“也就兩個半夜吧?我可不信,你平時會拿出來讀。”
程伯獻尷尬笑了笑,算是默認了。
陳青兕道:“兩個半夜,至多六個時辰。六個時辰,靠著自己就能讀懂一篇文章。你看,也不是很難。”
程伯獻怔了怔,道:“天下文章,何止千萬……”
陳青兕錯愕道:“你是準備考狀元?真要做這美夢,那我反要勸你,將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多打幾場馬球……”
程伯獻聽著這赤裸裸的鄙視,不服道:“如果早些遇到先生,還是有可能的。”
陳青兕笑道:“這話我愛聽!”他頓了頓,說道:“在課堂上左右是浪費時間,不如跟著先生學學。就跟你練功一樣,一開始生澀,多練幾次自然好了。”
程伯獻也不知聽沒聽進去,作揖離開。
陳青兕拿著自己製定的改革方略,找到了令狐德棻。
這剛剛入內,令狐德棻忍不住笑道:“陳監丞果然了得,程蠻子都讓你拿捏了。戒尺,此物寓意確實極好。”
陳青兕將自己的改革方略獻上,道:“下官來國子監多日,有許多看法。也不知對不對,還望令狐監正指點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