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一場,是真的不甘心。
大司馬侵入……經略關中時,張魯就有意在漢中稱王,也是在閻圃等人勸諫下停了下來。
能當天師兼任漢寧王,總好過單獨的天師身份。
秦漢郡縣製度、帝王爵位製度影響下,張魯對自家未來的天師能否維持漢中基業的統治權缺乏信心。
所以當時才想著稱王,用王位確定新的君臣關係,以此維持權利地位的傳承。
從當時閻圃等人勸阻,再看今日的態度,就知道這些人不願意帶著宗族、親戚跟他一起豪賭。
不由得,張魯對廣泛的天師道信眾生出了更多的信賴、愛護心思。
比之眼前心腹鞏固,信眾們對他這位師君的愛戴才是純粹的。
想到信眾的命運就握在他的手裡,張魯感到雙肩沉甸甸的,腰杆子再也直不起來。
那口氣突然就這麼散了,有氣無力對身邊一人說:“傳告各處義社,凡是返回關中的民眾,皆可取食義米。再發布告示於各處,我將舉漢中十二萬戶依附大司馬。”
閻圃這時候也提議說:“師君,仆聞關中雖大治,但人口劇增,糧秣匱乏。還請傳告各處以安撫、規勸百姓,請食漢中米,勿增關中負擔。”
楊鬆也跟著開口:“師君,今大司馬用兵西羌,軍前糧秣難免不足,還請征發吏民,運糧於祁山口。”
漢中不缺征發吏民所需耗費的糧食,天師道日常祭祀、活動會對信眾有功德方麵的表彰。
積極參加、有立功的表現的會記錄善舉,善舉積累足夠了折算為德行,德行積攢足夠了就折算為功。
功足夠了,才會授予符?確定位階,有了道功位階,經過學習考核,就能受領吏職。
然後這種天曹、鬼吏從基層做起,在定期考功製度下逐步升遷。
每次升遷就會授予更高階的符?位階,然後授予符合該位階的吏職,直到主治一方。
主治一方,是天師道普通信眾的天花板。
見其他人都不反對也無異議,張魯就知道本地人、外地人都不想打。
休緩精神,深呼吸幾次後,張魯就說:“可以,為免信眾遭受刀兵之劫,我這就親書降表。”
投降,不是什麼漢室大義,他是為了心中投降的。
當眾把話說明白後,張魯轉身就走向自己的車駕,背影落魄。
閻圃等人見了也是相顧無言,其實也都無可奈何。
他們不是張魯,對漢中基業沒有那麼大的牽掛,可以相對中立客觀的衡量形勢。
早早歸順,這樣的表率必然受到褒獎。
對張魯,對他們,對廣大的天師道信眾、偽信徒們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至於天師道的中下層天曹、鬼吏們來說,轉投大司馬麾下也不算什麼壞事。
轉入太平道,他們還有繼續發光發熱的機會。
如果是被其他勢力兼並,這些天曹、鬼吏道士們勢必會從管理層驅逐。
有過這種經曆,出仕都困難重重。
隻能遊走營生,或者成為權貴的門客,這對想要建設人間天國的道士們來說就是一種羞辱。
稍有些心氣的道士,寧可隱居山野,也不會去當權貴的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