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道唯爭,混元丹爐(1 / 2)

玄機子照例不理會眾道士的爭鬥,隻讓人把死者抬到山裡安葬,至於懲戒李承道之事更是一字未提。

宋無忌被李承道一怒殺人的手段震懾,終究不敢上來拚命。

李承道強迫眾道士將丹藥都交上來,自己扣下大半後又均分下去。

心中暗自記下幾個神情閃爍的道士,然後才和白鶴童子一起離了前院。

順著連廊轉過一窪荷葉池塘,拐進月亮門,來到一處青竹環繞的小院裡。

白鶴童子自去準備茶水,李承道先回房間處理了傷口,整理衣冠後才來正房見玄機子。

抬起手剛欲敲門,就聽房裡有個和煦的聲音傳來:“承道,直接進來便是。”

李承道輕輕推門走了進去。

室內並無桌椅陳設,隻在牆壁上掛了一副星圖,再就是一張竹席,兩三個蒲團而已。

一個中年道人正在蒲團上端坐,頭戴蓮花冠,著一身黑色道袍。

手腳修長,麵容清瘦,長眉垂至耳邊,美髯及腹,手持一柄二尺長的紅玉如意。

陽光透過軒窗照在這道人身上,令他更平添了幾分衝虛氣度。

李承道躬身見過禮數:“些許小事,打擾觀主清淨了。”

玄機子點頭,以如意指了下一旁的蒲團,示意李承道坐下,然後才道:

“修真練道,叩問長生,實是奪天地靈機為己用,故而常有劫數臨頭,大致可分天劫,魔劫,人劫三種。”

“築基乃練氣修仙第一步,常人築基需待年滿十六,精氣完足之後,再用百日靜坐之功,引導氣血煉開周身經脈方可。”

“你根骨資質都屬上乘,修持積蓄也足,今日又過了人劫,築基自是水到渠成,無需再耗費百日光陰了。”

李承道聽到此處,心中生出幾分明悟:

“我這些年勤修不輟,丹藥不缺,氣血牽引之下,周身經脈早已洞開,道基在無形之中就築成了。”

“看來是這築基境界得來太容易,人劫才會早早降下,如此也見大道至公之理。”

玄機子接著講道:“開脈築基之後才能修煉真正的仙家功法,吐納天地靈機煉成五行真氣,故而下一個境界叫做明氣。”

“到了明氣境界便可催動法器,施展一些簡單的法術,勉強脫了凡俗,可稱作修行人了。”

說著從袖中拿出一冊黑色封皮的法本和一個黃皮葫蘆,隨手遞給李承道:

“此乃《玉清坎離真解》玄光境之前的功法,習之能修煉水火真氣,你先自行參詳,若有不明之處再來問我。”

“葫蘆裡是黃芽丹,服用後能改善根骨,壯大真氣,效用比辟穀丹強上許多,你也一並拿去。”

李承道也不矯情,謝過之後雙手接了。

玄機子待他將法本和葫蘆都收好後才再次開口:

“這招收弟子之事本無需我親自來此,是吾師洞玄真人前些年推演天機,算到唐國有位皇子和他有師徒緣分,才遣我來走這一遭。”

“吾師執掌丹鼎院,神通道法和煉丹之術可稱雙絕,隻是我和幾位師兄弟天分有限,未能習得煉丹術的真傳。”

“是以吾師欲再收一名關門弟子繼承丹道,承道你悟性上佳,於藥理之學也極有天賦,正是那天機昭示之人,日後稱我為師兄便可。”

玄機子這一句話便算定下了名分,觀中道士數十人,終是李承道先一步入了仙門。

李承道連忙躬身朝玄機子道謝:“師兄引路之恩,師弟永世不忘。”

玄機子又叮囑道:“今日這人劫雖不值一提,師弟也當引以為戒。”

“修仙並非枯坐山中苦熬歲月,而是一條爭奪之路,與天爭,與人爭,與己爭。”

“且不提此界十洲三島有億萬修士,隻說我北辰道宗,山門直麵北方妖魔盤踞之地,弟子若無大爭之心,如何能立身?”

“在宗門中也有師徒法脈和玄門世家之爭,即使是同門師兄弟之間,有時也有爭鬥。”

“你想,這上乘的玄功、法寶、靈材、丹藥都是有數的,你若不爭,機緣豈會憑白落在你頭上?”

“雖然入門後自有法度約束,但許多爭奪並不流於表麵,若無警醒之心,恐為他人所害。”

李承道心中一震,這才知曉了修仙世界的生存法則,也明白了玄機子這些年為何對觀中道士的爭鬥從不過問。

一言蔽之,大道唯爭!心性怯懦便是與道無緣,隻能淪為凡夫俗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