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你也莫要憂慮,你入門後有師尊和我們幾位師兄照拂,處境要比尋常弟子好得多。”
“隻是師尊是陽神真人,門中不知有多少人想拜入他門下,你平日需仔細些,莫要被人算計了去。”
李承道再次躬身:“師弟多謝師兄教誨,日後自當時時警醒,不敢存絲毫鬆懈之心。”
玄機子撫須笑道:“如此甚好,待你鞏固明氣修為後我送你一柄寶劍,此次回轉宗門時恐有些波折,到時還有用伱之處。”
這時白鶴童子捧著茶盤進來,李承道陪著玄機子喝了幾盞茶後便告退而出,回自家房裡參悟《玉清坎離真解》去了。
人乃道體,周身穴竅暗合周天,體內心、肝、脾、肺、腎五臟正和五行一一對應。
《玉清坎離真解》是正統道家玄功,講究汲取天地靈氣歸入己身,同心火,腎水合練,修成水火兩種真氣。
真氣煉成之後,既能憑之洗練己身,又能施展法術,催動法寶,可謂是妙用無窮。
李承道平日裡多受玄機道人指點,對道家經典中的各種隱喻、密語都熟悉的很,觀看這《玉清坎離真解》並無難度。
他坐在蒲團上,先在心中將功法仔細推敲了幾遍,確認沒有疏漏之後,才從葫蘆裡倒出一顆色澤青碧的黃芽丹來。
“玄機道長說過,靠吞服丹藥修煉終究比不上直接在靈機充沛之地吐納運功。”
“一是但凡丹藥都或多或少有些雜質,不如天地靈氣純淨。”
“再就是每次服丹時都要停下功法運轉,待丹藥化開才能繼續……”
李承道將葫蘆放在地上,心中剛升起這個念頭,就覺自家丹田處一熱,一道紅光透過衣衫飛了出來。
一隻巴掌大小的丹爐懸浮在身前,三足圓腹,呈紫銅色,爐身銘刻著八卦符文,蓋子形如八角亭台,爐中隱有紫色火光閃爍。
“……這是混元丹爐?是前世倭寇從道家祖庭搶走的至寶……它怎會出現在此處?”
李承道記憶中的混元丹爐有丈餘高下,在道家祖庭院子裡飽受了千多年風吹雨打,並無絲毫神異可言。
而眼前這丹爐雖然形狀未變,卻縮小了幾百倍,通體縈繞著紅光瑞氣,一看就是了不得的寶物。
“前世我死在倭寇槍炮之下,莫非是混元丹爐有靈,將我的魂魄帶到此方世界?隻是不知這寶貝有何妙用……”
似乎感應到了他心中的疑問,混元丹爐在空中輕輕一晃,八角爐蓋打開,一條紫色火光從爐中飛了出來。
就似一條靈活的絲帶,隻輕輕一刷就把蒲團前的黃皮葫蘆燒成了粉末,卷著幾十顆黃芽丹往爐裡飛去。
“丹爐怎地搶我丹藥……這可關乎我的修行……”
李承道還來不及動作,就見那條紫色火光中又分出來遊絲似的一縷。
如蛇信般一閃即收,就將他手裡捏著的那顆丹藥也卷了去。
“咣當!”八角爐蓋落在爐口。
“嗖!”丹爐又變成紅光飛回丹田裡去了。
李承道長籲幾口氣,勉強撫平了心境,內視感應丹田氣海。
丹田之中浩瀚無垠,昏暗空蒙,宛若天外混沌。
一隻精致小巧的丹爐懸在虛空中,一邊緩緩旋轉,一邊散發著重重寶光。
“我曾聽師兄講過,唯有本命法寶才可收入丹田之內,這混元丹爐莫非成了我的本命法寶?”
李承道這個念頭還未落下,就見那丹爐輕輕一晃。
“轟!”蓋子打開,青色的靈光從爐子裡噴薄而出,那是黃芽丹中蘊含的至純靈機!
李承道感覺身子一震,一股熱流從丹田氣海衝了出來,湧入周身經脈之中。
“原來混元丹爐還有這番妙用!這卻省了許多功夫,正好用這些靈機修煉水火真氣!”
李承道福靈心至,連忙按下心中雜念,開始運轉《玉清坎離真解》中的行氣法門。
“嘩啦,嘩啦!”磅礴的靈氣宛若江河奔湧,順著經脈流轉四肢百骸,過十二正經,運行周天之後複歸丹田氣海。
“有此丹爐相助,我煉化丹藥的速度便是常人的百倍千倍,且不必擔心丹毒隱患!”
“隻要丹藥充足,我的修為進境便可遠勝常人,未來定然仙道可期!”
爐中久煉非鉛汞,捉坎填離得真傳,水火二氣,一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