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橫星鬥龍光見,佩響天風鶴背寒。
玉清觀前有一片十丈見方的石坪,地麵平整開闊,邊緣處便是深不見底的懸崖。
一顆老鬆從崖下伸了上來,根須深紮進絕壁石縫之中,枝乾蒼勁,虯結如龍,茂盛的鬆葉遮蔽了天空。
李承道正在鬆下練劍,矯健的身影在晨光中騰挪飛縱,三尺青鋒被他舞成了一團圓光。
他修煉《玉清坎離真解》三月有餘,得那混元丹爐之助,已煉成了水火真氣,成了一名明氣境修士。
身上短衫也換成了一襲深藍色道衣,木簪束發,寬袍大袖,飄逸如雲。
掌中那口斬妖劍是玄機子未結丹時所用,狹長的劍刃上時而烈焰熊熊,時而寒光閃爍,正是李承道以自家真氣注入劍中呈現的異象。
一道道或是熾熱,或是森冷的劍氣呼嘯著朝四麵飛射,打得針葉如雨點般撒落下來。
李承道練的興起,右手五指一張,斬妖劍筆直飛了出去。
一道晶芒如流星飛電,瞬間到了三丈開外,接著李承道手捏劍訣朝前一點。
“鏘!”一聲清亮的劍鳴響起,斬妖劍在空中畫了一個巨大的圓弧,又從側方飛了回來。
“果是好劍!!”李承道大笑幾聲,腰肢一擰,開始習練拳法。
但見他招式開合如行雲流水,衣袖翻飛似仙鶴展翅,腳步縱躍俯低,隱隱可見太極八卦之形。
右手劍訣並未散去,體內真氣噴薄而出,宛若將手臂拉長了兩三丈,控製著斬妖劍在場中飛馳。
劍光似龍蛇遊走,時上時下,忽左忽右,無有一絲凝滯之處。
又過了半個時辰,李承道才算儘了興致。
先是徐徐收了拳架,然後伸手輕輕一招,斬妖劍呼嘯著倒飛而回。
三尺青鋒飛快地縮小,絲帶似地在手腕上一繞,變成了一隻紋飾古樸的手鐲。
空中突然傳來鶴鳴之聲,李承道一抬頭,見一隻丹鶴斂翅降落下來。
白鶴童子朝李承道拱了拱手:“師叔,老爺召你回去有事交代。”
李承道忍不住笑道:“聽你叫了十來年師兄,這一改口我還有些不習慣。”
白鶴童子撓了撓頭:“師叔勿要玩笑,不然老爺要責罵我沒規矩了。”
李承道點了點頭,雙腳一踏地麵,足下騰起一層淡淡的雲氣,托著他升起半空,大袖飄飄往道觀裡飛去。
白鶴童子瞧了忍不住羨慕:“師叔真是厲害,三個月就修煉到了禦氣淩空的地步,不知老爺何時也傳我些仙法……”
靜室中,李承道朝玄機子稽首道:“見過師兄,不知師兄喚我何事?”
玄機子讓李承道落座,然後從袖中拿出一張折疊好的紙張遞了過來:“三日後我將返回山門,這是對觀中道士的去留安排,承道可拿去告知眾人。”
李承道接過之後打開來看,見觀中七八十位道士的名諱都在其上。
其中被遣返下山的有十餘個,都是平日裡丹藥被搶奪時不敢反抗之人,理由是“性情怯懦,與仙道無緣。”
剩下的六十餘人算是“記名弟子”,那宋無忌的名字也在其中。
這些人需回轉門派後才會被傳授功法,賜下丹藥,開始明氣期的修行。
至於日後他們是扶搖直上成仙得道,還是淪為護法力士之流,就要看個人的機緣了。
和他們相比,李承道回轉宗門後就能拜入陽神真人門下,說是一步登天也不為過。
李承道看過之後將紙張收好:“師兄放心,我會將此事安排妥當。”
玄機子點頭,又道:“起行之前尚有一事囑咐與你。”
“師兄但請吩咐便是。”李承道連忙凝神靜聽。
玄機子開口道:“我北辰道宗往年招收門人,都是由那些玄光境的弟子前往各處屬國,將所收記名弟子分批送往宗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