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道閉目默坐石上,泥丸宮中懸浮著一枚金光閃爍的符文,八角垂芒,玄妙非常。
於此同時,一副畫麵在他腦海裡清晰的顯化而出,那是方圓三千裡的天齊山的景象。
山川低穀,河流湖泊,乃至叢林、溝壑、岩洞以及山中生靈等等都涵蓋在內。
甚至是地下靈脈也清晰可見,似一道道發光的河流,在群山中蜿蜒曲折。
“這天齊山靈脈雖然品階不高,但勝在數量繁多,難怪能養出那麼多開啟靈智的妖物。”
“我欲在此靜修以待師兄遣人來接引,暫領了這神位也未嘗不可。”
“隻是這神篆中肯定有那人藏的暗手,我若作這山神,日後難免要受彆人掌控。”
然而此時那符文已經進入識海,李承道自己也沒手段再拿出來。
最後隻能寄希望於自家那混元丹爐,於是在心裡默默念叨:
“好丹爐!我知道你是無上靈寶,定有玄妙手段,萬望救我一救!否則我就成了彆人的傀儡了!”
丹田氣海之中,似乎那丹爐真聽到了李承道的請求,爐身輕輕一震,蓋子打開。
一道紫色火光飛了出來,順著經脈逆流而上,隻一個瞬間就衝到了泥丸宮中。
就似一個靈活的觸手一樣,朝那正在放光的神職符篆輕輕一卷,然後快速的收了回去。
李承道隻感覺眉心一熱,連忙凝神內視,發現那枚金色的符文已經到了丹爐之中。
腦海中呈現的山川圖像並未散去,反而變得更清晰了幾分。
後患已除,煉化虎紐寶印再無阻礙,僅用了個把時辰,就從寶印上傳來一種手足相連的感覺。
“想不到我從《玉清坎離真解》中學的祭練法寶之術,用在這寶印上也同樣有效。”
“那白虎雖有陰神境修為,卻不明我道家祭煉法門,哪裡能明白這寶物的玄妙?”
“如今此寶既入我手,日後自有大顯威能的時候,其由天齊山所出,不若就取名作天齊印吧!”
李承道說著抬手朝空中一拋,天齊印“呼”一聲飛了出去,瞬間膨脹至三丈見方,到了池水上方兩丈高處懸浮不動。
抬手朝下一指,天齊印又筆直砸了下來,而且一邊墜落一邊縮小,速度快到不可思議。
隻過了一刹那,天齊印就已經化為龍眼大小,浮在水上一動不動,仿佛沒有質量一般。
“能大能小,輕重隨心,念頭一動須臾而至,這才是真正的鎮壓之寶!”
“且先將此寶放入地乳靈池中蘊養,待我煉成戊土真氣之後,想必其威力還會更盛一籌。”
心中念頭一動,天齊印緩緩沉入水底,連一絲波紋都也沒有濺起。
隨後李承道就出了洞府,憑感應選了一處金行靈脈彙聚之地,然後就騰空而起往西方而去。
半個時辰後,李承道視野中出現一座寶塔形的山峰,高有百丈,峰上怪石嶙峋,古鬆勁柏鬱鬱蔥蔥。
一道瀑布從峰頂直落而下,注入山腳那開闊的河流之中,而後浩浩蕩蕩朝遠方流去。
“若非有山神符籙在身,以我而今修為,豈能感應到此山之下深藏的靈脈?”
李承道隨口感慨一句,手捏劍訣朝前一點,斬妖劍似一道流星激射而出,朝山峰腳下距離水麵丈餘高處飛去。
幾乎在頃刻之間,飛劍就穿過了水流湍急的瀑布,接著就聽“刷刷”連響,碎石如雨點般順著水流落進下方河流之中。
過了十來個呼吸,劍光倒飛而回,李承道抬手將斬妖劍接在手中,用腳一踏地麵,朝著前方疾馳而去。
撞破水簾之後視野一暗,原來已經到了一個漆黑的山洞裡。
甬道狹長隻餘一人通行,李承道運起離火金瞳朝深處飛了約十餘丈遠,視野猛地一闊,原來已經到了山腹之中。
又行數十步,腳下已經沒有了路,李承道轉頭四處打量,發現自己正站在一個丈來寬的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