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現在的情況,彆說半個小時,最多再過半刻鐘,大世界就要分崩離析了;順帶還會把奪寶奇兵世界炸個粉碎。
執筆人隻聽到耳中傳來無比憤懣的一聲怒吼,兩個世界不斷靠攏的過程就被中止;而後,奪寶奇兵的世界好似掛上了倒擋,沿著來路飛速後退。
隨著世界距離拉遠,時空裂隙逐漸消失;醞釀中的風暴消弭於無形,來自冥界的不祥退回地下,太陽照常升起,世界樹枝繁葉茂。
當兩個世界徹底脫離的刹那,林祐也回到了大世界伊甸園。一群神明裡三層外三層地將他圍得嚴嚴實實。
祂們都在等著執筆人的解釋。
“科學!魔法!”林祐平伸出兩隻手,手掌好似天平的兩端,一端放科學,一端放魔法;“這就是兩個世界發生邏輯衝突的根源所在。魔法的邏輯來自大世界,科學的邏輯來自奪寶奇兵。”
眾神麵麵相覷,上帝更是怒不可遏。
奪寶奇兵的世界,從約櫃到聖杯,再就是邪教和聖石,哪裡來的科學邏輯?
林祐緩了口氣,進一步解釋道:“前三部電影沒什麼問題,但是第四部電影中,長著水晶頭骨的異次元人,第五部電影裡測量時空縫隙的命運羅盤,都極大提高了故事中科學邏輯的權重。
異次元人以及它們的飛船,代表著外星文明或異時空文明;對於觀眾來說,外星人等同於科幻這種想法在他們心裡幾乎根深蒂固。至於命運羅盤,又跟文藝複興運動塑造起來的古典時代頭號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關,在大多數西方人眼中,阿基米德就代表著古典科學。
兩相疊加,給觀眾造成了強烈的心理暗示;讓他們潛意識裡認為,係列後兩部故事所追尋的,都是極高層次的科學造物。而大世界的哈利波特故事,卻蘊含著大量嚴重違背現代科學理論的魔法邏輯。”
能夠成為神明,眾神的理解能力都沒有問題,或多或少都聽明白了林祐的話。
“過去從未發生過這麼嚴重的衝突。”上帝仍心懷質疑;本以為安全無憂的自留地出了問題,讓祂既尷尬又憤怒。
“你看過去融合的都是什麼世界?”林祐不耐煩地一一列舉,“童話寓言、魔幻電影、超能漫畫,這些跟科學有關係麼?至於基督山伯爵、戰爭與和平這類曆史或現實題材的故事,讀者和觀眾們也大多會忽略科學的概念。科學邏輯的權重不能說沒有,至少也是忽略不計。”
“你的意思是,所有在人類心目中科學邏輯權重較大的故事,尤其是各種科幻故事,都無法融入大世界?”
這下急得可不止上帝一個了。
大世界計劃的初衷就是儘可能多地融合小世界,如果科幻故事都無法融入,缺失的部分可就太大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全都低估了科學與非科學之間邏輯矛盾的烈度;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必須暫停一切科幻故事的融合——尤其是科學邏輯權重更高的硬科幻。”林祐說著大家都不願聽到的話。
有神明追問:“暫停到什麼時候?”
“什麼時候?”執筆人苦笑一聲,“當然是我給所有魔法都找到合理科學解釋的時候。到那個時候,我才知道鵝毛筆該寫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