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章、茫然“未知”的變數(2 / 2)

上帝也難得有揶揄人的時候;或許隻有概念上同級彆的至高神,才能換得?相對平等的態度。

柯羅諾斯走到上帝身邊,與之並肩而立;二者的視線都投向大世界同一個位置,即佛瑞斯特莊園,觀察著林?與戴安娜的會麵。

“當然察覺到了,就在《神奇女俠》世界碎片融合的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這麼重大的變化,雖然無聲無息,但眾神都應該察覺到了,唯獨執筆人還一無所知。”

“真的嗎,什麼感覺?”不知是不是錯覺,戴安娜眼中似乎流露出一種叫“期待”的眼神。

“我知道,但不是我自己看穿的。”戴安娜答道。

這個時候,老管家端著咖啡走了進來;兩人默契地停口,直到老管家躬身離去。

“為了阿瑞斯。”戴安娜開門見山,“1945年,我在追殺阿瑞斯的時候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敗;有人提醒我在這個時間點來找你,征詢你的意見――執筆人。”

一汪湖水如鏡,波瀾不興;唯獨隻在稱呼上堅持意見。

“有什麼關係呢?奪走阿瑞斯大半神格的,不也是一個戰神嗎?由一個沒多少頭腦、整日好勇鬥狠、濫用暴力且不得人心的阿瑞斯,換成一個心思縝密、目光長遠的阿瑞斯;難道不是一件好事?”

這番試探引來戴安娜臉頰微紅,更不滿地冷哼一聲。林?略有些尷尬地乾笑兩聲,也不敢說自己想起了漫畫裡的某些畫麵。

林?大奇,眉頭緊蹙;“怎麼是1945年,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嗎,怎麼變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明知故問。”柯羅諾斯板著臉,露出難得一見的嚴肅神色,“?的神格丟失了一大半,如果找不回來,就會成為所有主神中沉睡時間最長的那一個;甚至永遠都醒不過來。”

“你……已經知道世界真相了?”顧不上彆的任何問題,執筆人最關心的是戴安娜現在的“狀態”。未曾看穿世界真相的隻是棋子、工具;而看穿了世界真相的,不說直接升格為棋手,至少能夠明白自己是顆棋子,還能看清自己被擺在棋盤的什麼位置。

林?在問題脫口而出的同時已經冷靜下來;不管這位神奇女俠出了什麼問題,自己都不能因此先亂了陣腳。於是他禮貌而又客氣地打了聲招呼:“普林斯小姐……”

這個問題戴安娜沒有回避,但是給出的答案卻模糊不清,沒有多少可供參考的價值;“我知道的一點都不比你少,執筆人。哦,不對!我不能使用‘真實因子’,所以也不知道該怎麼用鵝毛筆;但除此之外,我甚至清楚地知道你在這項工作中遭遇的一切麻煩和苦惱。”

“阿瑞斯;?逃走了――從1945年那次決戰之後。”

奧林匹斯的柯羅諾斯。

可不知道是不是覺得這點證據還不夠,戴安娜又伸出一雙玉足;隻見原本一雙高跟鞋泛起一團難以察覺的微光,眨眼間消去幻化效果而露出真容,正是仿自赫爾墨斯的飛靴。

誰都知道,神奇女俠的鐲子可不隻是裝飾品;若是毫無防備地讓她這麼近距離敲一下,以戈夫伯爵的身板也得吐點血表達一下敬意。

“我擔心的是風險不可控。一個與執筆人直接相關,但是他自己卻沒能立刻察覺的‘未知’;更可怕的是這個‘未知’居然連神明意誌都能容納其中。它就像海上湧動的漩渦,連我們都無法確定這個漩渦究竟有多深、多強,更不用說對它加以控製。我隻希望這個漩渦不會演變成巨大的海嘯,進而摧毀一切。”柯羅諾斯憂心忡忡。

這跟電影劇情不一樣啊?這次世界融合,到底發生了多少“自行演繹”啊?

不料卻被對方立刻打斷了:“你可以叫我戴安娜。”這個聲音不冷不熱,但是又給人以不容拒絕的意味;不像是建議,更像是要求。

林?隻恍惚了刹那就立刻警醒過來;眼前雖然還是那張銀幕上熟悉的麵孔,但是這根本不是神奇女俠應有的氣質。他下意識地脫口而出:“你是誰?”

“這些足夠證明了嗎?”戴安娜反問;不僅氣質,這會兒連聲音都多了些活潑的味道。

“好吧,戴安娜。”林?不想在細枝末節上糾纏,而是單刀直入地挑明疑問,“你真的是我所知道的那個戴安娜嗎?”

過了片刻,柯羅諾斯的目光重新落在大世界,落在執筆人身上;“你覺得,執筆人什麼時候才會發現真相?”

不對,這很不像神奇女俠!林?在心裡暗想,同時更添幾分警惕。

“那不是好事麼?”上帝反問道,“這個兒子一直都讓宙斯不省心,?沉睡不醒,或者乾脆換一個來當戰神;奧林匹斯的神王陛下不是正好稱心如意?”

如此特彆的反應也讓戈夫伯爵不禁有些愣神,接下來說話的語氣也有些莫名;“戴安娜……你給我的感覺很特彆。”

柯羅諾斯怒道:“阿瑞斯是死是活,奧林匹斯上下沒有幾個神會在意;但唯獨?不能死在外人手裡。這是對奧林匹斯眾神的集體羞辱。”

“這個變化對奧林匹斯而言不是一件好事麼?”看了好一會兒之後,大約在林?發出感慨的同時,上帝再次開口;“我本以為你現在會留在奧林匹斯山,處理善後。”

“好吧,戴安娜;你登門造訪,有什麼我能幫得上忙的嗎?”既然確定了身份,有些話就可以敞開說了。

“可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也沒有挽回的辦法;在《神奇女俠》故事與大世界融合的那一刹那,這個‘未知’就自行發生了,而且是所有參與者無意識之下共同推動發生的。”上帝麵色依然沉靜,就是不知內心的真實想法,“一個能容納神明意誌的‘未知’,我們也隻能靜候結果。不過,我覺得可以對執筆人多一點信心。”

“希望如此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