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官家傳旨免朝。
免朝的理由是貴妃有喜,因此當普天同慶,同時在京的文武百官都會有一份賞賜。
初聞這個喜訊時,百官們都為趙官家感到高興,畢竟添丁加口就算在尋常百姓家都是大喜事,何況是一向子嗣艱難的天家。
但喜悅過後,百官們內心又開始翻騰起來。
“官家這也是歡喜得過頭了吧,這剛懷上就迫不及待宣揚慶賀,也不怕衝犯星煞神靈……”
這時代嬰兒的夭折率極高,不管是皇家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難以避免,為了讓孩子能順利降生,健康長大,便產生了種種禁忌和習俗,懷孕後不可過於高調,以免招來鬼神,就算出生後,都習慣給孩子取個賤名,避開鬼神的注意。
“這皇儲風波剛剛稍有平息,又來這麼個事,豈不是又要平添波折?”
“今年還真是多事之秋啊,從開年到現在,一直折騰個不休,實在讓人心力憔悴。”
“嘿嘿,這可都趕在一起了,昨日忠王大鬨錢府,現在又是貴妃有喜,咱這大宋的儲位啊,終究是難說的很。”
百官議論不休之時,臨時執政的董槐也犯了愁,既然官家有了喜事,這謝方叔辭相怕是又得拖上好一段時日了,自己這臨時的頭銜不知道要掛到何時。
不過就在這時,宮裡又傳來幾道草詔,一看之下,董槐一洗愁苦振奮了起來。
第一道詔書,拜董槐為右丞相兼樞密使!
大宋的丞相製度,經曆過多次變革,到了孝宗時,三省徹底合並,相權分成了兩部分,便是左右丞相。
左丞相一般行尚書省加上門下省的職權,右丞相則是尚書省加上中書省的職權,兩者的區彆就在於門下與中書的職權。
簡單的說,門下省負責審核詔書,而中書省負責擬定詔書,但是部門合並之後,朝廷的決策基本都是現場討論出來的,很多時候當堂就決定了,這樣一來門下省的審核權就沒有什麼作用了,也就是簽名蓋章而已。
因此,在實際上右丞相的實權就要高於左丞相,兩者同時存在時,自然是以右相為尊,也就是說,即便謝方叔沒有辭相,也隻能退居二把手了。
第二道詔書,修繕佑聖宮,經費由內藏庫所出,任命董宋臣為乾辦,盧允升為佐理。
這詔書讓董槐有些皺眉,他本心是反對的,隻是想到自己剛被提名為右相,這第一道政命就和官家對著乾,實在有些不妥,隻好簽了個允準,交由後續審核。
第三道詔書,提拔翰林醫效崇容為翰林良醫,勾管翰林醫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