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天工院(1 / 2)

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4195 字 5個月前

臨安城裡的風雨,沒有影響到燕王府裡的趙孟啟。

隨著被他從各個衙署收羅的工匠被送來來,趙孟啟就漸漸進入了發明家模式。

第一個著手的自然是馬車車體的製造,既然是為了製造成奢侈品,那顯然是四輪馬車要比較逼格高上檔次了。

可能說到馬車,後世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就是歐洲用四輪,華夏古代用兩輪,反正電視劇上都這麼演的。

從直觀的感覺來看,四輪似乎要比兩輪先進,那為什麼華夏就沒有普及四輪馬車呢?

是技術不如西方嗎?答案顯然不是。

早在春秋時,華夏的馬車結構就相當複雜完備了,有車軸,有車轂,車軸車轂之間有滑動軸承,滑動軸承分兩層,一曰釭,“釭:車轂中鐵”,相當於軸瓦,一曰鐧,“鐧:間也,間釭、軸之間,使不相摩也。”

簡單的說,就是車輪和車軸並不是硬連接的,可以做到一個輪子轉,另一個輪子不轉,便於轉向。

用這樣技術做出來的四輪車,雖然沒有加了轉向架的那麼靈活,但也算足夠使用了。

總的來說,四輪馬車華夏古代有,在宋代也不算少見,但和早期各文明一樣,沒能成為主流交通工具。

原因是路況水平不夠和減震技術不行限製了客運發展,地理複雜、畜牧規模不足等原因,又限製了四輪馬車的貨運發展。

但是作為奢侈品,需要太過在意這些麼?

趙孟啟現在需要的是解決減震問題,提高轉向靈活性,使乘坐更加舒適,並且極儘奢華。

減震嘛,自然使用懸掛底盤,在車軸與車駕之間,利用有彈性的結構連接起來,這個並不難,開始可以用做弓弩的材料,以後則可以用軟鋼。

還有轉向架也並不複雜,不過就是加一個副車架而已,即便用作立軸的材料相對容易壞,隻要設計成好更換就行,問題也不大。

一連五天,趙孟啟都和這些老工匠們廝混在一起,不但一同完善馬車的設計,還將提純食鹽,蒸餾酒精,製作香皂,水泥,焦煤,改進鋼鐵生產等等這些,他大概知道個一知半解的東西,還有一些科學常識,灌輸給工匠們,讓他們試驗研究。

許多技術其實並沒有太超越時代,有些甚至是隻要捅破一層窗戶紙就可以做到的,或者對現有技術進行歸納整理。

這些老工匠們可以算得上是大宋最厲害的工科人員了,隻要趙孟啟給了方向和概念,以及對比試驗的方法,再不惜投入資金和支持,剩下就是時間問題了。

簡單的說,就是用錢砸,向著在後世已經證實可行的方向上不停試驗,總會出成果的。

這可比僅僅憑他一個穿越者絞儘腦汁研究,要靠譜多了,他所要做的,就是時不時跟進一下,糾正偏離的路線就行。

最後,趙孟啟對這近三百多名工匠開始畫大餅。

“在天工院還沒建好之前,你們就先在王府裡研究,待遇什麼的,你們這幾天也看到了,每餐有肉是基本的,薪酬你們應該也是滿意的。”

天工院就是趙孟啟準備建立的技術研究院,地方就在燕王府南邊一裡外,再過幾日也能動工開建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