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不可說(2 / 2)

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7946 字 5個月前

於是,異議聲漸漸平息了下去,雖然相當於平常時節三倍的糧價確實貴,可是和糧商們比起來,可劃算太多,而且量更足。

在軍士的指揮下,百姓們排成四五列歪七扭八的隊列,挨個到船邊,遞上銅錢或會子,還有戶籍。

趙孟曦一身普通士卒打扮,是負責交易的人員之一,他接過錢和戶籍,開始查驗,無誤之後,拿出一張印著文字和格子的紙頁,用漿糊黏在戶籍後麵,蓋上騎縫章,隨後在格子裡寫個日期,蓋上小章遞回去。

一袋大米正好一石,省去了稱量,直接交給百姓。

說來,一石差不多快有後世的一百五十斤了,還好這時代的壯年勞動力扛得動,若真是碰到扛不動又找不到幫手了,這些軍士還會笑嗬嗬的上前幫忙,給搬到他們的車船上。

許多百姓對這一幕也較為新奇,議論起來。

「咦,這些丘八赤佬怎麼看起來和以前見過的不一樣?非但沒有凶神惡煞,反倒是對咱們很和善,和聲細語的,和店裡的夥計似的。」

「彆說什麼夥計了,現在那些糧店裡的夥計,一個個都拿鼻孔看人,那尾巴都豎到天上了……」

「哎呀,真是罪過,那走賬的小兵識文斷字的,看起來還細皮嫩肉,年紀

也不大,跟俺家小子差不多歲數的樣子,怎麼就從了軍,這輩子算是毀了……」

「就是啊,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

「嗬嗬,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這些少年可不是一般的兵丁,他們是燕王的親衛,說不定還是宗室貴人呢。」

「宗室!?他們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隨便讀點書也能前程遠大,乾嘛還跑去當兵,吃苦受累,還撈不著好……」

「你懂個屁,都說了是燕王的親衛,那能一樣麼!?燕王是誰啊,那可是咱們將來的官家,他身邊的人,以後指定要飛黃騰達的。」

「而且啊,燕王殿下好像特彆看重武人,前段時間,吳江不是遭了叛匪麼,後來燕王拿出幾十萬貫錢,撫恤給傷亡的將士民壯,一人光錢就有好幾百貫,還賞了良田,不止如此,還建了什麼烈士公墓,造了祭祠,立了碑。」

「造祠立碑?這也是咱平頭百姓能想的?嘖嘖,這麼說來,給燕王當兵,還真是件大好事哩。」

「這肯定啦,你想想,那些宗室貴人看事,難道會比不上咱們這些草頭百姓麼?他們都願意給燕王當兵,那肯定錯不了!也不知道燕王親衛還招不招兵,俺家小子說不定可以去撞撞運氣。」

「那恐怕有點難哦,你看看這船上的軍士,要麼就雄壯威猛,要麼就聰明伶俐、識文斷字的,你家小子估計人家看不上呢。」

「這也說不準,俺家小子好歹也讀了四五年的私塾,就算考不上狀元,當個兵肯定是足夠的……」

百姓們的談論聲,有一些也順著風飄進了趙孟曦的耳朵,他隻是會心一笑,對燕王越發佩服起來。

進入軍中這幾個月,經曆過摔打淬煉後,他身上已經看不到以前跳脫憊賴的樣子了,而是多了幾分精明強乾之色。

燕王常說,國不可一日無防,維護國家安全是軍人的神聖使命,因此軍人的榮譽是最為崇高的,理該受到世人尊敬!

但是如今世人卻大多看不起軍人,這裡有世風不正的原因,也有軍人自身的原因,想要扭轉這個世道對軍人的看法,首先就是要軍人從自身做起,在百姓麵前樹立良好的形象。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是對軍人最基本的要求。

燕王說,作為軍人,對敵人要像嚴冬一樣冷酷無情,而對待百姓,應該如春風一般溫暖和煦,建立良好的軍民魚水情。..

總之,出外執行任務的時候,麵對百姓必須笑臉相迎,和善耐心,能幫的忙都要儘量幫,把百姓當成自己的親人,輕易不得發生衝突!

現在不止是東衛要遵守這些規定,其他調到燕王麾下的禁軍,包括曹烈率領的馬軍一部,薛晉施懷率領的殿前司一萬人,奉化軍所屬,平江本地的駐防禁軍,都在慢慢施行這些新的規章。

因此,越多越多的軍隊,隨著經界工作組遍布各地,卻很少出現軍民衝突的事情,倒是引得民間交口稱讚。

趙孟曦快速的處理著交易,一個多時辰後,買糧的百姓越來越多並非首次買糧的了。

其實趙孟曦心理是有些不理解,在糧食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對買糧次數做出限製,最少也該多隔上一些時日,但燕王想到了限製每戶買糧的數量,還想出了戶籍上記錄的法子,卻偏偏忘了做時間上的限製,隻是加價,似乎有些不應該。

不過這也不是他能操心的事,先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吧。

臨近中午的時候,買糧的百姓反倒越來越多,隊列從碼頭排到街巷裡,好似沒個頭。

特彆是排在後麵的人,手中拿著的戶籍上,大多都已經貼上了買糧記錄。

「老兄,你這也是昨天買了糧吧,怎麼今日還來,聽說不是第一次的,可

是要五貫錢一石了呢。」

「嗐!這年月,誰會嫌糧食多呢,趁著能買,趕緊把家裡剩的錢都換了糧食才穩妥,總好過以後買那十貫一石的要好吧。」

「說得也是,不過我這倒不是給自己忙,是幫作坊的東家買的……」

「哎呀,我也是幫東家買的,兄弟,你們東家給多少跑腿錢?」

「三百文,買完就當上了一天工,不但輕省,錢還多……」

「大兄弟欸,你這不是傻麼,三百文能乾啥啊?去糧店也就能買三升米。」

「那能怎麼辦,好歹是個收入,再說了,東家讓咱辦,咱也不能不從啊,不然就要丟了飯碗了。」

「嘿嘿,看來還是俺們聰明些,給東家買也不是不行,但俺們不要錢,買一石米,就給俺們抽一鬥就好了。」

「哎喲喂,咱怎麼沒想到,對對對,等咱買了後,回去就跟東家這麼說,不然不給他米,就當是自家買的,反正也家裡也缺!」

隨後,這些話越傳越開,替彆人買米的百姓都開竅了,紛紛表示要按這個來。

隻是他們都沒注意,最起先說出這個法子的那些人,已經離開原先的位置,換個地方繼續宣揚。

這些人,其實都是皇城司的察子,這種鼓動輿論,煽風點火的事,正是他們拿手的活計。

為了讓百姓手上多有一點糧食,趙孟啟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