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官員數量確實多,即便是南渡後,丟失一半領土的情況下,也一直維持在四萬人左右。
對比一下,唐朝極盛之時,官員數量也不過一萬八九的樣子。
據推測,唐時人口大約有八千萬,宋代最多時有一億多人,南渡後也大約還有七千多萬,籠統一些計算的話,唐時四千人養一個官,宋代兩千人養一個官。
因此無論從總量還是比例來說,大宋的官員確實太多了。
但真的多麼?
其實生產力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政府的組織能力和行政效率都在提高,官員比例的增加是很正常的。
在後麵明朝中期,有十萬文武官員,攤下來是一千人養一個官,到了後世時,那些發達國家中已經接近十比一了。
當然,這裡說的官員並沒有包括數量更加多的胥吏衙役在內,他們雖然不領朝廷俸祿,本質上還是靠百姓供養,不過即使算上他們,這比例也遠遠不如後世。
因此在趙孟啟看來,官員數量多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這些官員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光拿錢不辦事,盤剝百姓倒是從不放鬆。
大宋為了解決冗官問題,從太祖開始,前後進行過十多次改革,主要做法基本都是省並衙門,裁撤官員,卻都以失敗告終。
也有人意識到真正的症結所在,比如王安石改革時,他就不再裁減官員,反倒增加官員俸祿,目的是「高薪.養廉」,減少貪汙受賄,提***員辦事效率,甚至建議對胥吏也施行俸祿製。
從某種角度來說,宋代朝廷其實是「小政府」,倡導的是皇權不下鄉,基層社會都是由鄉紳代為管理,一個縣裡,真正有品級領俸祿的官員也就那麼小貓三兩隻,行政要依靠數量更多的胥吏。
這種方式,看似減少了國家財政支出,實際上鄉紳和胥吏都在用各種方式索取利益,對百姓來說,行政成本並未減少,反而更大可能是增加。
王安石的本意就是把隱形成本製度化,統一納入到國家管理中,而實際上,他這種改革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隻可惜這種從上往下的改革存在太多漏洞和錯誤,也難以穩定持久。
論政治智慧和施政手段,趙孟啟自認為是遠遠不如王安石的,此時的環境也不允許他在官製方麵大動乾戈,所以他打算換個方式試試。.
從下往上,利用田莊改製,試驗建立基層管理機構,成功後再慢慢向上層延展。
趙孟啟侃侃而談,表述著自己的觀點,「豪強隱漏轉嫁稅賦,胥吏漁利百姓,其實都是管理缺失造成的,與其這樣,不如官府把缺失填補,拿回被「偷走」的稅賦,將應有的職責都擔負起來,建立基層組織,如此才能儘可能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基層組織?」吳潛念叨著這個詞,然後有些不解的看向趙孟啟,「殿下所說,似乎有些類似於保甲製,隻是不知區彆在哪?」
保甲製其實是由軍事製度演變而來,真正作為一種基層政治製度則源自王安石變法,十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
「保甲製側重於軍事和治安,本質上也是一種鄉村自治,在我的設想中,卻是以生產為根本的綜合性組織。」
「也不是一股腦全麵推行,而是與田莊製度相配合,這田莊將逐漸用雇工製替換租佃製,成立合作社,負責組織管理耕作生產。」
「這個合作社並不算官府機構,以服務性質為主,但是可以賦予更多的職能,生產、生活、軍事、治安、教育、醫療、金融、稅務等等一應俱全,這些都需要相應的專業人員,即便不專業,起碼也是要有文化基礎。」
「大宋讀書人這麼多,以往卻隻有一部分人能通過科舉成為官
員,而其他的大多並沒有太滿意的出路,甚至隻能由朝廷白白養著。」
「就拿這府學兩千多人來說吧,都是為了科舉日複一日的讀書,有許多人都年過而立,依然沒有放棄為做官而努力,可他們考不中,真的是因為學識不夠麼?我看不見得,畢竟朝廷錄取的人數是有限的。」
「何況一味隻靠書本,未必能真的掌握知識,我認為實踐才能出真知,知行合一才是讀書人進步的正確方式。」
這些話對學官們衝擊有些大,隱隱有些明白燕王的想法,卻還需要更多思考來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