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八閩記印坊(2 / 2)

不宋 妖精吃俺一棒 6897 字 5個月前

十幾天過去,已經慘淡到一份都賣不出去了,即便以降價賒賣的方式分發到報攤那裡,可放上兩天後還是被退了回來。

望著院子裡堆積如山的退貨報紙,陳石林的臉比苦瓜還苦,口中自言自語地抱怨著,“你個堂堂燕王,放著榮華富貴不享,許多國家大事不管,乾嘛要弄個日報出來和我等小民爭利?弄就弄吧,還賣這麼便宜,根本就不給人留活路啊!”

他哀歎著,拿起桌案上的天下日報研究起來,越看越想,越百思不得其解。

“這紙張雖然粗劣,可也比咱用的要好一些,新聞講究時效,想來也是和咱一樣用的活字,可怎麼能做到字體這麼小又清晰呢,這墨居然穩固而又不會過滲,所以一張紙兩麵都可以印……按理說,要做到這些精工細作,成本肯定遠超於咱啊,憑什麼還能賣這麼便宜?難道燕王散財散習慣了,就是圖個樂嗬?”

活字早就發明了,優點很明顯,但缺點也很多,大概性的總結就是木活字易變形、泥活字粗糙易碎、金屬活字著墨性差且價格昂貴。

而且漢字結構複雜,當時製造字模的方法又是一個個手工雕刻而非鑄造,對技工的要求非常高,不比整版雕刻更節省人力。

最主要是印出來書能看,但品質不高,毫無精美之感,不符合讀書人的要求。

並且宋代早已具備強大的雕版印刷生產能力和相應的雕版印刷業階層,完全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對新印刷技術並不迫切。

於是活字一般隻用在佛經、黃曆、小報之類的印刷上。

趙孟啟指導著工匠們攻克了鑄字、檢字、油墨等難題,以此成型的印刷新技術,成本之低,是陳石林擠破腦袋也想不明白的。

就在陳石林愁得要把手中報紙吃下去的時候,幾個胥吏走了進來。

“陳員外,哥幾個又給你送消息來了,今日可是有大料……”

陳石林苦笑,“陳某目前的境地你們也不是不清楚,收了你們的消息也沒用啊。”

胥吏們也很苦惱,訕笑起來,“員外的苦處咱們自然知道,不過看在彼此合作這麼多年的份上,您就行行好,把消息收了吧,這次隻收您半價總行吧,您家大業大,也不差這三瓜兩棗,哥幾個卻還等著錢買米下鍋呢……”

有一說一,陳家小報能做大做強,也多虧了這些‘兼職記者’總能送來有噱頭的秘聞。

陳石林這時也還沒完全死心,所以出於維持關係的原因,便道,“行吧,陳某就咬牙把這難處獨自抗了,也不能虧待弟兄們,說吧,是啥大料。”

見陳石林答應下來,‘兼職記者’們都大鬆了一口氣,消息這東西,找不到賣家就一文不值,而且很快就過期了。

“咱宮裡的朋友傳出來的,昨日下午閻貴妃秘密召了一個歌舞班子進去……”

“這有什麼好稀奇的,宮裡不是常常和雇市井藝人麼?”

“嘿嘿,陳員外彆急啊,這次可不同尋常呢,班子是閻貴妃召的,但實際上卻是給官家獻藝表演的,而官家觀賞後十分開懷,賜下重賞,關鍵是……”

“關鍵是什麼,你彆賣關子啊。”

“嘿嘿,關鍵是,歌舞班子在宮城落鎖前出來了,可是卻少了一人,而少掉的這個人,極可能是唐安安。”

“唐安安!?”

“八成就是她了,既然沒出宮,那肯定是被官家留宿了,其他,你懂的,嘿嘿……”

陳石林不禁動容,“官家留宿伎女於內宮!?哇!確實猛料……哎,若是半月前,憑著這個消息,最少也能賺個幾百貫啊!可惜了……”

要是把這種秘聞發布到小報上,肯定會惹怒官家的,不過要是能賺錢,冒點風險倒也無妨,但如今報紙賣不出去,這麼乾就有點傻了。

花了五貫錢買下這個瓜,最後隻能留著自己吃了。

等到晚上,陳石林回到家中,他兒子陳晃一臉興奮的迎上來,“阿爹,咱家印坊有救了……”

見到一向不著調的兒子,陳石林下意識就要開罵,卻見兒子身後跟著一個書生。

“在下孫元正,和陳晃乃是朋友,也是閩人,冒昧請陳伯父尋一清淨處,商談一下印坊事宜。”

陳石林心中狐疑,但聽到關於印坊,還是耐下性子,領著孫元正來到自己書房。

三人坐定,孫元正一臉嚴肅起來,“我有辦法讓你家印坊起死回生,但是有個前提,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我和你們的關係……”

待陳家父子做出保證後,孫元正才緩緩說道,“明日,我會讓人送來一萬貫錢,你家印坊要做的就是繼續印小報,然後免費送給攤販們,讓他們隻賣一文錢……”

一萬貫,按二十文一份的價錢,那便是五十萬份,已經是自家以往兩三個月的銷量了。

陳石林一聽,自然不會不同意,可也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於是擰著眉,“一萬貫可不是小錢,不知你這麼做,要我如何回報?”

孫元正輕笑,“陳伯父也是通透人,在下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我要做的事也不複雜,以前你也經常做,至於具體發布什麼內容,到時候你自然會知道,放心,不會比你以前發的那些更嚴重,你現在要做的,就是保持你家小報的渠道……”

陳石林明白了孫元正的意思,雖然還是有些忐忑,但要是咬牙道,“行,隻要到時候的內容不越線……保持渠道也不難,免費的東西攤販不可能不要,正好,我手頭捏了個大料……”

可等孫元正問清大料內容後,卻製止了,“不行!這要是惹出事端,會影響我的計劃!”

“好吧,反正這些報紙都被你買下了,你說了算。”陳石林聳聳肩。

雙方又商定了一些細節,最後孫元正臨走時說,“一萬貫不夠,到時還可以再加,你家印坊隻要撐過一兩個月,必然可以起死回生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