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八大山人真跡(1 / 2)

在玻璃展櫃上撲好一層特製的棉布,沈愈將畫慢慢展開了。

若是他自己的畫,自然不會這麼麻煩,但物件是彆人的,肯定要小心對待。

畫為卷軸裝,絹本水墨,縱約70厘米,橫約45厘米。

鑒定古書畫古人總結了四個步驟,為觀神韻,考流傳,識臨仿,辨紙絹。

因為古人有很多畫不留款識,到了明清才頻繁的在畫上署名鈐印,所以現在的人們鑒定書畫時還要再加上一個看鈐印。

古畫主要分為絹本與紙本,紙本就是在紙上作畫,這個顧名思義都能知曉。

而說到絹本很多人就不明白了。

絹是用蠶絲經過梳、牽、伸、撚等紡紗工序加工出來的一種絲織品,可以理解為一種既可以在上麵繪畫,又可以當做布料做衣服穿的布料。

宋伯這幅畫的內容非常簡單,一棵枝杈遍布的巨大枯樹上,站著一隻縮頸拱背,佝僂著身體的胖鳥。

鳥的羽毛很是蓬鬆,而枯枝很細,胖鳥站在上麵好似隨時都會將樹枝壓斷掉下來。

胖鳥的表情很奇特,咋看上去這胖鳥非常的憤怒,但仔細看,胖鳥那隻橢圓形的眼睛,眼珠緊緊頂著眼圈,卻是在翻著白眼。筆趣庫

流露出的滿是孤傲不屑,可說墨趣橫生。

在樹下還有一塊巨大的山石,幾顆枯草在石縫中隨風擺動,有些意思的是,這塊山石與現實中的石頭不太一樣,畫上的巨石為上寬下窄,好像隨時都會在畫中跌落。

此畫沒有畫名,有行書詩詞兩句:“橫塗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

整幅畫筆墨簡約,絲毫談不上繁雜,但刻畫的極是生動傳神,既有一種寧靜淡泊,也有一種孤寂蕭瑟的味道在裡麵。

畫的右側有鈐印兩枚:一個木屐樣的朱文印章,還有一個字體為象形的“真賞”朱文印。

有署名,為鶴形簽押“三月十九”。

“這畫上的小鳥怎麼還翻白眼啊?很像是憤怒的小鳥?做個表情包就好玩了

。”看到沈愈二人出來,李惠芸也湊了過來,看了一會,馬上就被畫上的胖鳥給逗笑了。

“妮子,這畫你喜歡就送你了!”老宋很大方的說。

李惠芸連忙擺手,“老人家,我就是看著有趣,可不敢要您的東西。”

“妮子你很有眼光啊,我沒有孫女,但有一個外孫女剛讀大一,若是大一些肯定要把小沈招為外孫女婿的,沒想到讓你搶先了。”老宋一副頗為遺憾的表情。

李惠芸一聽臉頰頓時羞紅一片,不過她也是伶牙俐齒,“您就是有孫女,也肯定嫁不了啟南。”

老宋好奇的問:“這話從何說起啊?”

李惠芸一昂頭,信心十足的道:“因為啟南隻喜歡我一個人。”

“額?”

老宋先是一愣,然後馬上哈哈大笑起來。

“好,等你倆結婚時,一定記得給我下帖子,這杯喜酒我喝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