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真正的糧食產量在三千九百萬石,玄夏秋收可有七百八十萬石的糧稅,雖然如今也有冬小麥種植,不過目前產量不多,可以再加個三成,則糧稅歲入可以達到一千萬石左右。
玄夏建立在對原有秩序的推倒重來,全部田地都進行徹徹底底的洗牌分配,沒有士族豪強門閥攫取利益,朝廷的歲入也就立竿見影的膨脹起來。
而且糧稅隻是玄夏歲入的大部分收入,朝廷掌控的工商產業產生的利益,可以占到歲入的兩成。
許辰卻也十分明白,光能掙錢不能花錢那也不行,玄夏成立後各個預算規劃也就開始實施。
歲入有五成的錢糧都撥付給三州下去,最終轉化成道路、橋梁、水利、學校等等成果,這些成果又能支持人才培養和工農產業發展,百姓也會因為這些建設獲得額外的收入,有了收入也就願意消費,反過來刺激商業繁榮。
而剩下的五成歲入,則是用於軍事和朝廷支出,保底也有三百萬石可以投入到軍事之中。
不論是一萬常備大軍,還是出征作戰擴張軍隊,又或者是打造軍事裝備,這三百萬石都可以說是綽綽有餘,如這一次的軍需品采購就在其中。
“往後我玄夏對外作戰,兩三萬的兵力已經不足使用,至少也要有五萬大軍才能應付各州敵人,此次軍需采購也是奔著五萬大軍的需求去的。
士兵的軍糧、軍服、盔甲、刀弩、盾弓、水壺、帳篷、工兵鏟等等一切東西都是天量的需求。
這不是一家一戶能吃的完的東西,若是太貪心都想要,反而容易什麼都得不到,不如專精一道深入鑽研,如此才能競爭得過其他數不清的商人。”
許辰不介意沮授族親借此發展,這並不違反玄夏的秩序,而且玄夏也確實需要扶持工商發展。
這一次把軍需品下放到民間,就是要借助軍事的巨大需求,徹底把玄夏的生產力拉起來,通過軍事需求給工業打個雞血。
即便現在多是勞動密集的手工工場的工業,那也足以爆發出可觀生產力,這種生產力自然而然的就會往民間溢散,實現工商的繁榮。
以現階段而言,不必去考慮新興商人階層的危害,反而要催生他們的成長,然後借助他們的力量推動發展。
更不要說自己已經打造好了枷鎖,完全有馴服他們的能力。
“你們也不要小看了彆的商人,要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不管在質量、產能還是價格上都要比彆人做的更好才行,有信心是好事,但可不能自大。”許辰看了沮授一眼,甚至還提點了一句。
聽到許辰這麼一說,沮授也忍不住心裡懸了起來。
自己和族親的信心,多半都是來源於士人天然高人一等的心態,但如今被許辰潑了一盆冷水,沮授還真有些拿不準了。
畢竟要說這個事情,還得是商人更加專業,沮氏隻是半路出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