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反轉(2 / 2)

貧僧不想當影帝 陶安逸 7686 字 11個月前

主考官汪博宇看著表演在許臻的引導下重歸正途,欣慰的點了點頭。

戲中戲,這不算是什麼十分驚豔的創意,但運用到這裡卻恰如其分。

因為,在許臻出手救場之前,剛剛這場小品其實已經演崩了。

除了孟一凡和許臻,另外三個考生全都處於狀況外,眼神飄忽、表情焦躁,一個個因搶不上戲而急得亂蹦。

而許臻忽然來了這麼一出“戲中戲”的反轉,如同釜底抽薪,幾人剛剛的表現頓時有了合理的解釋。

——戲中的劇組很可能就是個草台班子,有人演技不佳,有人隨手搶戲,甚至導演本人還在劇中兼任演員。

這樣的一群人會因為有人搶戲而演崩,合情合理。

帶著這個設定去看這出戲,方才蹩腳的表現一下子變成了故意去演成蹩腳的模樣,檔次瞬間提升了不知道多少。

這個反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幾乎堪稱是教科書級的救場。

不過嘛,除了這個抖機靈的創意,汪博宇還注意到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許臻在這出小品裡實際上演繹了兩個角色:和稀泥爺爺和暴躁導演。

這兩個角色的性格迥異,但同時又都是老頭子。

許臻把這兩個老頭子都演繹得極其鮮活。

這讓汪博宇不禁十分驚歎:許臻不僅做過老年人的觀摩練習,並且還觀摩過不止一個老年人?

他身邊居然有這麼多老頭嗎?難道他在敬老院當過義工?

這樣想著,汪博宇微微一笑,提筆在許臻的名字下方寫下了第二句評語:

舞台感極佳,對角色的把握精準,在模仿人物方麵天賦異稟。

汪博宇略一猶豫,又抬筆在許臻的名字上畫了個圈。

他決定把本屆藝考的唯一一個滿分給許臻。

這個學生或許不是所有考生裡演技最好的,但他卻是汪博宇最想收來當徒弟的。

這是一塊璞玉,倘若雕琢的好,日後未必沒有成為殿堂級演員的機會。

汪博宇現在思考的已經不是許臻有沒有資格入學中戲的事情了,而是在思考,該如何才能把他從京影的手裡搶過來。

申請獎學金?

這個念頭一產生,汪博宇立即苦笑著搖了搖頭。

拜托,人家現在都已經是明星了,每年大把大把的鈔票賺著,還會在乎獎學金這點小錢?

不要搞笑了。

……

兩三分鐘後,小品表演結束。

考官示意他們可以走了,於是,幾人便向考官們鞠躬致謝,拿著自己的私人物品離開了考場。

飾演嶽母的那個女生發現許臻將自己的圍巾落在了凳子上,連忙抓起圍巾,衝他叫道:“爸,你的圍巾!”

“噗哈哈哈哈哈哈哈……”

周圍頓時響起了一陣哄笑聲。

那個女生“騰”地漲紅了臉,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看上去手足無措。

許臻微微一笑,沒有多說什麼,回身向這位女生道了謝,順手接過了自己的圍巾。

隨即,幾人在考務的指引下,從另一個通道離開了考場,沒有在與那些尚未考試的人碰麵。

許臻走出大樓後,看著冬日裡澄澈乾淨的天空,心情十分愉悅。

他一邊走一邊消化著剛才的表演,感覺收獲巨大。

在剛剛的小品裡,“和稀泥爺爺”的模仿藍本是自家師父了然和尚,同時適當參考了晨練時遇見的幾位大爺;

“暴躁導演”則綜合參考了鄧大衍、董琦玉等幾位曾經接觸過的演藝圈前輩,倉促之下,也不知到底演得如何。

許臻之所以這麼興奮,並不是慶幸於剛剛發揮得有多好,而是因為,他突然反應過來了一件事:

自己擅長模仿,不光可以模仿影視劇中的角色,還可以直接模仿現實中的人物。

老人、小孩,病人、乞丐,環衛工人、交警、外賣小哥、廣場舞阿姨……

這些全都是自己的模仿對象。

原先模仿影視劇,那是因為自己不懂表演,沒有能力對生活中的場景進行藝術加工。

而如今,隨著演戲經驗的漸漸豐富,自己對於表演也有了一些理解,完全可以拋開彆人的表演,直接去模仿原汁原味的生活。

簡直是燈下黑呀!

為什麼之前一直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模仿生活,對真實的生活進行藝術提煉,這才是表演的本質啊!

想通了這一點後,許臻感覺自己像是找到了一條提升演技的康莊大道,腳步頓時變得輕快了起來。

整個人都因為對未來提升的憧憬而意氣風發。

“怎麼樣?考完了?”

出了校門,回到車上,喬楓看許臻一副興高采烈的模樣,笑道:“看你的表情,應該是考得挺好?”

許臻笑了笑,道:“考得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我感覺我好像可以開掛了。”

喬楓:???

啥意思,我有點沒太聽明白。

啥叫“開掛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