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魏王府長子(求追讀!)(1 / 2)

長安,這個時代最為繁盛的城市之一,其規模是同時代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七倍,排名絕對第一的國際大都市。

整個長安以闊達一百五十餘米的朱雀大街為軸心,左側為長安縣,右側為萬年縣,實行裡坊製,全城一共建有108坊,外加東西兩市。

東一大街,寬度達134米。

由兩匹白馬拉著的寶藍蓋馬車中,李象透過木窗看著車外街景,徒步的、提籃的、騎馬的、坐牛車、馬車的,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其中還有不少外邦麵孔,阿拉伯人、波斯人、倭國人、新羅人、黑人等等。

‘這路真特麼寬了。’

‘不愧是國際大都市。’

李象一眼望去,單側長達六七十米的空曠,在這視野的儘頭是棕色的裡坊土牆,而在土牆內,是一片片灰藍瓦的屋頂,黃綠色的庇蔭大樹。

“秦理怎麼不在。”

李象瞥了眼馬車前,隻有程處弼騎著匹黑馬跟在旁側,一臉的戰意盎然。

“長公子,秦兄是我們的馬球隊隊長,這會正在球場內準備才是。”

同坐馬車內的徐齊聃出聲道。

心中嘀咕:‘長公子莫不是昨天入宮時在哪撞了腦袋,悟得詩才的同時忘記了一些東西?’

“我當然記得,就是一時忘了。”

李象乾咳一聲,又道:“將道,你給我講一講馬球的規則。”

“我記得,隻是考考你。”

徐齊聃皺起眉頭,倒也沒有多說什麼,隻是開始給李象講了起來,且講的極其之詳細,連馬球的起源都講了一遍。

馬球,起源於漢,鼎盛於唐。

在大唐,打馬球是一項貴族運動,也是一項彰顯個人魅力的運動,比賽場麵充斥著很強烈的暴力美學,甚至有達官貴人還會選擇以打馬球的方式招婿。

同樣,馬球也是外交運動,武德九年,突厥趁李世民剛登基來犯,李世民以個人強大魄力震懾突厥,與突厥簽下便橋之盟,同時還親自上場在便橋和突厥打了一場馬球,這都被畫在著名的《便橋會盟圖》之上。

正因為馬球這般盛行,長安城中不少高門權貴都有自己組建的馬球隊,貴族之間的蠅營狗苟,很多時候就是從一場馬球開始。

史載大唐二十一位天子,十五位都酷愛打馬球,其中就包括太宗李世民。

上有所好,下必盛行。

“不戴頭盔嗎?”

李象聽著聽著,突然打斷了徐齊聃。

徐齊聃搖了搖頭:“不戴。”

‘我擦,那也太凶殘了。’

‘這要是被撞的從馬上摔下來,不死也得半殘。’

李象暗吸一口涼氣,決定這輩子都不打馬球。

車,一直沿街而行,李象就這般在車內聽著徐齊聃講馬球的細致規則。

等馬車進了平康坊北門。

剛入坊,李象便是被飄來的胭脂香氣吸引,這是來自於男人的本能。

目光朝這窗外望去,所見是一片裡巷樓閣,高的四五層,矮的也有兩三層,儼然都是一棟棟豪華獨棟彆野,其內鶯鶯燕燕,有著管弦琴音傳出。

“這是三曲之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