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祖父,婚姻大事,孫兒不敢擅斷,還是得先過問父親母親才是。”
李象實在選不出來,因為兩個都想要。
但受限於這個一妻多妾製的時代,由天子指婚的正妻隻能有一個。
“嗯,倒也有理,那就等你問過太子妃,再來告訴朕。”
在大唐,不論你是庶出還是嫡出,母親這個稱呼隻屬於‘正妻’,對自己的生母,則是以‘阿姨’相稱。
原身李象的母親早在十年前就因病亡故,史書上更是沒有關於她的半分記載,所以自從貞觀九年,蘇氏被冊為太子妃進入東宮之後,李象便是一直由蘇氏撫養。
“另外,今天下朝後青雀與朕說他準備上元佳節在長安辦一場盛大的詩會,他知道是你寫下的塞上行之後,極力希望你能參與。”
“朕也覺得,你既然有此般詩才,又是朕的長孫,自當擔起重任,開拓我大唐的全新詩風。”
“可願去?”
李世民笑著問出。
望著李世民這般笑容,李象心中徘腹:‘你這腹黑的二鳳,說到這份上了,我能拒絕麼?’
‘李肥四這是在給我挖坑啊,就是不知道這個坑,最終埋的是誰。’
“孫兒願往。”
話音落,李世民又道:“好好好,屆時朕與徐充容也會到場,朕就等著你的驚喜了。”
“來,拿著。”
李世民親手解下腰間的一枚羊脂白玉,道:“往後憑借此玉,你可在太極宮中暢行,有任何事,可直接來尋朕。”
‘臥槽,這個叼!’
古代混朝堂,什麼最難?見皇帝最難!
多少人因為是見不到皇帝,無法直達天聽,事情說不清楚,稀裡糊塗就被弄死了。
“謝皇祖父。”
接過這枚圓形白玉,李象瞄了一眼,白玉兩麵分彆雕刻著一尊龍與鳳,手感極為滑膩。
隨後,李世民認真凝望著李象,以一個祖父的心態,語重心長道:“你既已入大理寺,往後便要多向大理寺卿孫伏伽討學,孫伏伽自前朝小吏起家,又是本朝第一位及第狀元,十數年沉浮於禦史台、刑部、大理寺三法司之中,心係百姓,不畏豪強,斷案萬千,可為汝師。”
說完之後,抬起右手在李象左肩重重拍了拍。
“太子有疾,汝當勉勵。”
“朕,寄大希望於你。”
“去吧。”
大口大口的喝下二鳳灌的這桶雞血,李象麵色不改,心道:‘日常PUA麼,這二鳳莫不是想把我養成一把攪局朝堂的刀?’
“孫兒謹遵皇祖父之言,孫兒告退。”
行禮後,李象折身離去。
望了眼李象離去的背影,李世民便是轉身往甘露門方向走去,他還要召見外地進京的藩王,徐惠跟在他的身邊,眼神有些遊離,依舊沉浸在那一首《早春呈徐充容》中。
………………